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86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05篇
工人农民   170篇
世界政治   8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6篇
法律   10108篇
中国共产党   2093篇
中国政治   6412篇
政治理论   899篇
综合类   3480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409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443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646篇
  2014年   1713篇
  2013年   1966篇
  2012年   1991篇
  2011年   1980篇
  2010年   1764篇
  2009年   1898篇
  2008年   2071篇
  2007年   1644篇
  2006年   1309篇
  2005年   986篇
  2004年   956篇
  2003年   750篇
  2002年   687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李淑红 《法制博览》2023,(1):106-108
我国民法基于更好地保护房屋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平衡双方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为房屋承租人设置了众多的法律制度,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就是其中之一。《民法典》在原有法律基础之上,结合社会发展状况,细化并完善了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但是尚未对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进行定性,亦未对该权利行使之规则进行细化,正是因为在法律上未对上述问题进行细化和明确,使得在实务中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况。本文研究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性质与其行使之具体规则相关问题,以期为该制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杜钦 《法制博览》2023,(16):71-73
股东出资制度在转变为完全认缴制后,激发了市场的活力,但随之而来的债权人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的问题日益严重,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制度应运而生,旨在平衡股东的期限利益与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本文从制度的概述入手,对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制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期有助于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993.
侯雅文 《法制博览》2023,(2):133-135
我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六条首次规定了购买价款担保权的超级优先效力,完善了动产担保制度,创设了担保物权顺位的特殊规定。虽然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其适用范围,但是购买价款担保权作为一般规定的例外,理应限制其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浮动抵押情形下,在固定抵押情况下则会不当冲击传统理论,难以适用此制度。购买价款担保权在具体适用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要件适用,保证抵押物为动产且此抵押权为担保抵押物价款而存在,并在10日内办理登记,此时抵押权才具有超级优先效力,否则与普通动产抵押权一同按照登记时间受偿。  相似文献   
994.
程永红 《法制博览》2023,(20):15-17
消费者个人信息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而经营者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非法获取、销售、过度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导致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为了更好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应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基础,不断完善立法,加强行业自律,增强消费者个人意识,从而有效保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995.
谢东子 《法制博览》2023,(11):78-80
伴随科技的发展进步,我国已全面步入信息时代,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阶段,刑事诉讼领域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零散,对公权机关的授权较多,对公民的赋权较少,个人信息权利保护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总结刑事诉讼中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重要性,探究刑事诉讼中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基本原则,分析个人信息权利保护需平衡的各种关系,探究构建刑事诉讼中个人信息权利保护制度的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民事案件中法官泄露当事人隐私问题,分别从心理学以及法律法规等视角分析,承办法官应尊重案件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依法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鉴于法官泄露案件当事人隐私屡见不鲜的现状,提出相应的防范化解对策与建议:法院加强对法官进行有关保护案件当事人隐私的教育培训;法官放低姿态,树立依法保护案件当事人隐私的意识;法院应依法严肃处理泄露案件当事人隐私的法官;发现个人隐私被泄露,当事人应及时联系案件承办法官止损。  相似文献   
997.
郭若嫄 《法制博览》2023,(14):32-35
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数字经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出台,通过拓展个人信息保护范围、确立“告知—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规制人脸识别和算法推荐等新兴技术手段、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强化侵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充分彰显了立法的时代性。《个人信息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相互补充配合,为网络平台用户信息利用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998.
韩文 《法制博览》2023,(14):145-147
随着智能设备的迅猛发展,拍摄照片成为现今普及率最高的一种创作表达方式。摄影作品作为《著作权法》保护的一类重要客体,得益于其复制成本低、传播速度快、利用途径广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2020年第三次修正的《著作权法》已实施一年有余,由于立法上有关摄影作品著作权的条款仍有待完善、实务中出现了摄影作品独创性认定标准的模糊等问题,凸显了新时代完善对摄影作品独创性认定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笔者通过理论和实务两方面的深入探讨认定摄影作品的独创性,从而为构建在独创性判断上更具有操作性的认定标准提供可行性思路,减少摄影作品著作权的滥诉发生率,推进网络时代摄影作品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999.
徒芳草 《法制博览》2023,(15):21-23
伴随着人类社交媒介的更迭,各种信息的交汇融合越来越频繁,大数据技术更是使各种个体信息和隐私无处遁形。大数据技术给传统信用体系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各种个人征信信息的侵权现象屡见不鲜。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征信信息的民法保护,要在厘清个人征信信息法律范畴的基础上,明确其法益结构,探究侵害个人征信信息的责任构成和责任承担形式,构建《民法典》为基本法律依托的个人征信信息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范泽仙 《法制博览》2023,(16):127-12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不良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态势侵蚀着未成年人的身心,一些未成年人以网络为依托实施犯罪,呈现出新的犯罪形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网络管理相关法律、未成年人专门法律以及刑事立法方面的法律规制存在一定缺陷。为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并从相关层面探讨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制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