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1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7篇
法律   630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2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唐光怀 《求索》2006,(11):99-101
为应对来自立法与司法的双重质疑,我国“上诉不加刑”原则的科学内涵必须重新解读,其立法完善工作必须从确立“相对再审不加刑”制度、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完善发回重审制度和刑事证据制度等方面着眼、着手。  相似文献   
22.
民事诉讼中的鉴定启动权是鉴定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诉讼权利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当事人诉权的重要手段。新《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中的鉴定启动程序作出了新规定,强化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符合建立现代民事诉讼鉴定制度的客观要求。以解读这一修改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民事诉权的实体涵义及程序涵义探讨其缘由和意义,能更好地诠释民事鉴定启动权对诉权的保障作用;从比较法的视角探析民事鉴定启动制度,可以预测我国民事鉴定的未来走向;在分析其证据属性的基础上构架启动程序,细化申请的审查标准,增设救济程序,可以为司法鉴定的立法和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的制定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3.
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民事抗诉权属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在民事诉讼领域的具体体现。自1991年新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民事抗诉制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监督机制,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为践行实质公正发挥了积极和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在学界,对民事抗诉制度存废问题一直莫衷一是。〔1〕对于民事抗诉制度论述存  相似文献   
24.
吴奇琦 《北方法学》2013,7(1):11-20
随着19世纪实体法、程序法正式分道扬镳,实体权利与诉权各自进入了大体独立的轨道。然而,在此之前两者的关系并非如此。详细地展示其合、分进程的历史脉络,尝试描摹出此一基础课题的谱系,可以为学说的进一步讨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5.
陈乐  曾健 《法制与社会》2012,(9):149-150
检察权是我国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于立法、司法、行政权的第四项权力——法律监督权,是对审判权的一种良性监督制约。然而,我国学界历来对检察权的理解存在争议,这也就造成了对检察权的解读和反思存在差异。作为检察权的重要内容,公诉权和抗诉权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界定不明的情形。我国的立法对公诉权作出了相应规定,但是规定不明确,而对抗诉权却没有做明晰规定。在明晰公诉权、强调抗诉权的理念指引之下,实现对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不仅是我国法律体系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司法公正、促进法治完善的客观必然。基于抗诉权为核心的分析,有助于对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路向的思考,对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体现公平公正均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6.
公诉是我国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诉权居于检察权的核心地位。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6条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此外,民事行政公诉权也是检察公诉职能的应有之义。可见公诉权作为检察权的主要权能之一,在检察工作中举足轻重。所以,如何更好地行使公诉权、如何有效并充分发挥公诉职能是我们应当重视和思考的问题。一、我国公诉权的主要内容关于公诉权的具体内容,学界有不同理解。有学者认为,公诉权包括:审查起诉权、提起公诉权、不起诉权;另有学者认为,公诉权包括审查起诉权、不起诉权、  相似文献   
27.
刘凡 《法制博览》2023,(29):28-30
认罪认罚案件中被告人的上诉权应当加以限制,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认罪认罚制度下的上诉权问题,从最基础的理论剖析,到试点地区的经验支撑,再到窥探境外的诉辩协商制度下的上诉权,最后摸索出我国的认罪认罚制度下的上诉权路径。以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充分体现司法公正,节约法律资源,增强诉讼效果。同时也会加速我国法治化进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28.
刑事和解研究肇始于西方近年兴起的恢复性司法。从产生时间、具体实施方案、适用范围看,恢复性司法和刑事和解有一定区别。二者的价值体现在符合刑诉模式的发展、节约了诉讼资源及提高了司法效率、尊重和强调了诉权的地位和价值、实现了社区的稳定和国家的和谐。但从对犯罪性质的认定和对正义的追求标准等方面来看,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具有某些局限。应当正确认识到,刑事和解和恢复性司法毕竟只是刑事替代措施之一,它在任何国家都未占据主流;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必须与国家发展总体规划和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29.
30.
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的公诉权能之一,新刑诉法第193条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和辩论。这就意味着将量刑纳入了法庭审理程序,量刑建议工作作为公诉规范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要使其真正产生监督效果,需要注重量刑建议工作的前伸后延,收集量刑证据准确提出建议、与侦查审判机关的侦查审判活动相衔接、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的监督制约,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以保障量刑建议的准确性、严谨性和实效性。一、规范量刑建议的提出机制量刑建议的提出是检察机关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