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62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104篇
世界政治   3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篇
法律   9348篇
中国共产党   729篇
中国政治   2254篇
政治理论   501篇
综合类   2932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1078篇
  2013年   1059篇
  2012年   1157篇
  2011年   1295篇
  2010年   1188篇
  2009年   1246篇
  2008年   1367篇
  2007年   1007篇
  2006年   840篇
  2005年   757篇
  2004年   681篇
  2003年   685篇
  2002年   654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之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强制性的多轨制,这一机制尚存在诸多弊端:费时耗力,有悖于程序正义和效益的原则;缺乏对仲裁裁决的监督,仲裁程序的职能弱化;仲裁和审判之间缺乏协调,重复审理,浪费审判资源。因此,应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工会的作用,突出调解职能,使劳动争议仲裁与民事仲裁衔接,并建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992.
构建我国行政指导法律制度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景波 《学习论坛》2006,22(2):75-77
行政指导的性质应从两个层面予以定位,即对行政主体而言,是行政法律行为,而对行政相对人而言,是行政事实行为;行政指导的价值在于效益的提升和民主参与的扩展;行政指导的法律控制在于程序与救济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93.
建立健全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制度是建设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公共管理体系的必由之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法纠纷案件日趋复杂,引入经济公益诉讼制度,不仅可以从理论上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制度予以完善,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经济公益诉讼的启动主体、适案范围、配套保障措施方面提出了关于构建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994.
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对保障和实现犯罪嫌疑人的基本诉讼权利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规定得过于简单,在具体运用时必然造成执法机关无法可依,犯罪嫌疑人的基本诉讼权利不能得到真正保障。构建我国侦查阶段告知义务体系,应当明确告知义务包含的主体、履行方式、范围、内容、时间及其附随义务等基本要素。并根据联合国关于告知义务的规定及域外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先进做法,完善我国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  相似文献   
995.
许步国 《前沿》2006,(6):133-136
物业服务合同涉及的性质、主体、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性、内容的合法性问题,既是法学理论界争议不休的问题,也是实务界经常遇到、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探讨物业服务合同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6.
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昱彤 《前沿》2006,(10):93-95
环境公益诉讼的突出特点就是对起诉资格的拓宽。公益诉讼的原告既可以是直接利害关系人,也可以是间接利害关系人,只要诉讼目的是维护公益就可以被纳入到公益诉讼的范畴。在主体类型上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包括检察机关、公益组织和公民个人,由于起诉资格的拓宽,在实践中要考虑到防止滥诉的制度安排,且要将各类原告的相互关系处理得当。环境行政部门是兼具行政执法实施者和诉讼主体双重身份的一类主体。  相似文献   
997.
证据开示制度在我国已初步建立,但从民事诉讼实践看,这一制度所应有的明确争点、固定证据、提高诉讼效率等功能却没有得到体现。要改善这一状况,宏观上要培育和优化证据开示制度得以运行的环境,微观上要完善证据开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98.
公益诉讼的困惑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政府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专门机关,但是当政府不履行、不很好地履行职责或者政府的行为本身就损害了公共利益的时候,或者当某种行为损害了公共利益,又没有特定的受害人的时候,在现有的制度下,用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几乎就是不可能的,这是公益诉讼在我国面临的最大难题。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我国应该修改相应的法律,确立公益诉讼制度,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具体行政行为撤销制度具有双重功效,其积极意义在于纠正错误的行政行为,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但如果撤销制度设置不合理,就会侵犯受益人的信赖利益,对政府的诚信度和法律秩序的安定性造成破坏。因此,有瑕疵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应予撤销,但至于是否实际撤销,我们应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作出判断,并应从几个方面加以控制,即授益性行政行为的撤销受信赖保护的限制,具体行政行为的撤销受“事实不可更改”的限制,具有轻微瑕疵的行政行为的撤销应予限制。建立我国具体行政行为的撤销的控制制度应从诉讼撤销和行政撤销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00.
法制政府的行政指导基本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琪 《行政论坛》2006,(4):51-53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行政行为为政府大量使用,是对传统依法行政的一种必要补充,然而有关行政指导的理论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从行政指导与依法行政原则相契合的前提出发,探析行政指导行为的合法性基础、性质和分类三个具有学术争议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为实践运用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才符合“依法行政”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