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10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42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91.
浅析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两者分别处在保证制度不同的阶段,相互衔接,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诉讼时效及保证期间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就诉讼时效与保证期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中指出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都是法律规定的一种重要的法律事实,在两者所确定的期间范围内如果债权人没有行使权利,均可能导致保证人不再承担其应承担的保证责任。  相似文献   
592.
析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被称为灰色金融的民间借贷市场亦日益活跃,因民间借贷纠纷引发的民事诉讼逐年增加,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且已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归还借款,导致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593.
我国诉讼时效之立法模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灭时效与诉讼时效的直接效果均在于对义务人产生抗辩权,其最终效果均是实体权利本身或其强制力的消灭,且均须通过权利人败诉而得以体现,故二者并无实质区别。鉴于“胜诉权”之消灭并非导致时效效果发生的条件,更不是时效效果本身,只是时效之效果在诉讼程序上的表现,且“诉权二元论”并未为我国诉讼法理论所采纳,故我国诉讼时效之“胜诉权消灭说”应予废止。有关诉讼时效完成后的所谓“自然债务”,实质为道德债务,其无法用来解释义务人在时效完成之后一旦履行债务即不得请求返还的情形。我国在保留诉讼时效制度的同时,应将时效完成的效果规定为债权消灭,但以时效抗辩的主张为生效条件。  相似文献   
594.
贺敏 《前沿》2005,(5):111-113
我国正在制定的民法典中, 草案首次规定了取得时效制度, 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草案借鉴了各国(地区) 民法典关于取得时效的立法经验, 用三个条文专节规定了取得时效制度。其中有突破创新的地方, 比如取得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关系、取得时效的期间等; 也有尚待完善的地方, 本文试图对此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595.
分期履行之债的诉讼时效适用基础--请求权的可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恺 《法律科学》2004,22(4):89-94
诉讼时效的客体为请求权 ,请求权的形态必然会影响到诉讼时效形态 ,某些分期履行之债的请求权具有可分性 ,与之相对应。其诉讼时效应依可独立的期次之债分别计算  相似文献   
596.
保证期间制度的设立意在排除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的适用 ,不存在前者向后者的转化 ,也不存在二者的衔接问题 ;保证期间既非除斥期间 ,又非诉讼时效 ,但可准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保证期间是保证合同当事人双方利益平衡之结果 ,应尊重双方的约定。法定保证期间不是约定保证期间的最低限度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也不是约定保证期间的最高限度。  相似文献   
597.
有关实际承运人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承运人的概念在海上货物运输中早已有之,但并非明确无疑。“海牙规则”对承运人下的定义是“承运人包括与托运人缔结运输契约的船舶所有人或租船人。”由于使用了“包括”一词,人们不禁想到除船舶所有人或租船人之外还有什么人可以成为承运人,成为承运人的标准是什么,因而这一定义不是精确严密的。“汉堡规则”弥补了承运人概念上的缺陷,将其定义成“本人或以其名义与托运人订立海上运输合同的任何人”。同时,针对航运实务中大量存在承运人将货物运输任务交给其他人履行的情况,规定了“实际承运人”的概念,即…  相似文献   
598.
基本案情 1999年6月23日,北京市瑞德宝生物降解制品公司(简称瑞德宝公司)以潘则林、赵萍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二被告申请专利的行为侵犯了其技术成果权和专利申请权.原告公司诉称,1996年1月29日,原告与潘则林签订协议书,约定潘则林以现有技术参与生物降解技术的开发,而潘则林不顾公司与其签订的协议中有关专利申请权的约定,与其妻赵萍于1996年6月11日向专利局提出名称为"全淀粉生物降解快餐盒的制作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  相似文献   
599.
试论保证期间及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英 《法学论坛》2001,16(2):55-60
《担保法》舍弃了在其之前使用的"保证责任期限"而使用了"保证期间"这一新概念,但其不同条文中的保证期间含义又有所不同;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新规定又极易导致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混淆.究竟应如何理解保证期间及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司法实践中急需一个正确统一的认识,笔者试图通过本文的论述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600.
保证责任与保证方式、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直接相关。保证方式不同,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顺序和强度不同。保证期间届满,保证责任免除,保证债务诉讼时效问题也就不存在;保证期间终结,保证债务生效从而不再受保证期间约束,而受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约束。主债务诉讼时效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前者届满,后者也届满;前者中断,后者未必中断;后者中断,前者必定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届满,保证债务沦为自然之债,债权人丧失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胜诉权。对担保法施行前所发生保证行为的保证责任认定,应当遵循上述法理、适用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之规定,而不能以有关通知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