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60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99篇
工人农民   172篇
世界政治   6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7篇
法律   15655篇
中国共产党   2979篇
中国政治   6008篇
政治理论   1668篇
综合类   4921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527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475篇
  2015年   980篇
  2014年   2420篇
  2013年   2213篇
  2012年   2537篇
  2011年   2707篇
  2010年   2373篇
  2009年   2441篇
  2008年   2587篇
  2007年   1870篇
  2006年   1725篇
  2005年   1450篇
  2004年   1523篇
  2003年   1379篇
  2002年   1156篇
  2001年   774篇
  2000年   683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一、基本案情2010年以来,某市村民王某以该村征地补偿不合理为由多次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上访表达诉求。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于2011年5月依法对王某提出的诉求给予处理,王某在相关处理文书上签字,并承诺不再上访。但自2012年起,王某又以相同的诉求开始进京上访,并在天安门、中南海、使馆区等敏感区域缠访、闹访,当地十余名干部因此事被给予行政处分。2012年至今,王某多次进京上访,在当地信访干部前去劝回时,  相似文献   
992.
正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战略格局进一步调整,大国关系加速演变。在国际关系行为体不断增多、全球议事日程日益复杂的当下,传统大国关系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明显下降。目前,俄美关系已难以像冷战时期的苏美关系那样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全面而决定性的影响,但仍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不断演进,并经常表现出意料之外的"戏剧性"。近年来,俄美关系不仅未能延续梅德韦杰夫和奥巴马首任时期  相似文献   
993.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破解乡村治理的难题尤为必要。切实推动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的视角是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偏好,在资源稀缺和减少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根据现有的权力结构,形成了激励和约束机制,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偏好偏差、激励不相容、重要约束主体不在场等现实导致地方政府在乡村治理中存在缺位、错位和越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塑地方政府偏好、优化资源配置和权力结构、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重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994.
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通过对浙江省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层级回归、被调节的中介效应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员工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高承诺工作系统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考察领导—成员交换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承诺工作系统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影响;员工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高承诺工作系统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对高承诺工作系统与员工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领导—成员交换调节了员工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高承诺工作系统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95.
社区民间组织,具有非政府性、自发性、独立性和志愿性等特征,在公民社会语境下,又具备了公民行为价值目标一致性的特点。以北京市永善社区环境秩序劝导队为例,通过客观描述劝导队的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长效机制,运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对其公民行为秩序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认为这一组织是公民社会中公民行为秩序形成基本模式的典型范例。强制性约束机制与选择性激励分别构成了公民行为秩序形成的内向机制与外向机制,并通过民间组织之间博弈、协商的调节机制,使得整个公民社会的秩序得以建构。  相似文献   
996.
997.
谢志明 《求索》2014,(9):70-74
基于政府管制和媒体治理理论,以我国沪、深股市2009-2011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和媒体监管对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媒体报道能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管理行为;在制度完善,不存在权利寻租的情况下,政府监管对企业环境管理行为具有显著的积极推动作用,并且能够增强媒体对企业环境管理的治理功能.这为透视企业环境管理动机,解释政府和媒体监管对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8.
生态文明贵阳论坛2014年年会共设近百场主题分论坛,围绕绿色发展产业转型、和谐社会包容发展、生态安全环境治理、价值伦理文明对话等话题展开,不少都是汇聚全球智慧的思想盛筵。本刊选择部分论坛进行报道,呈现嘉宾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99.
"持有型"犯罪自设立以来,关于行为与状态,作为、不作为与独立行为说的观点引来了诸多争议。状态说单纯从自然状态出发,排除了主观意思,失之片面;行为说结合了主观意思和客观状态,符合刑法犯罪构成要件;作为说拘泥于外在作用力,造成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的混同;不作为说虚构刑法典之外的法律义务,有失法定性;独立行为说符合形式逻辑排中律和同一律的要求,亦是独立于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之外的刑法规范处理要素中的授权性规范的应有之义。因此,"持有"的性质应当认定为"行为",表现形式则应认定为"独立行为"。  相似文献   
1000.
刑法上的处分行为不要求达到民法上的处分和转移占有的程度,而是只要有财物持有的转移就够了。所有权转移说存在瑕疵,使得凡是谎称借用的诈骗行为都成立盗窃罪或侵占罪;占有转移说存在缺陷,不仅难以解释犯罪的着手问题,混淆犯罪成立与既遂的关系,将"处分行为"与"占有转移"的功能混为一谈,而且有违背责任主义之嫌,进而使得谎称当场借用的诈骗行为都成立盗窃罪;持有转移说具有优越性,并能克服前述学说的缺陷。处分意思必要说具有妥当性。在处分人对财物认识程度的问题上,处分人必须对财物本身的种类、数量、重量等事实具有认识,但是当处分行为人对处分财物的价格、价值等评价存在错误时,不影响处分行为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