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187篇
中国共产党   340篇
中国政治   588篇
政治理论   136篇
综合类   2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雷姗 《世纪行》2014,(7):48-48
<正>当前,举国上下全民阅读的热潮正在掀起。由全民阅读,我联想到去年网络上走红的一篇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文章的结论振聋发聩:中国人大多数时间都在玩ipad,而很少用于静静的看书,未来的中国会因只注重发展而疏远灵魂付出代价。面对这样的结论,也许,我们该问问自己:今天,你我阅读了吗?毛主席有句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当今社会,无论是"炒作门"、  相似文献   
212.
士臣 《法律与生活》2014,(16):40-40
正2013年春,在一次我们队的接见日回来的路上,李队长看我眼睛红红的,便问我今天是谁来看我了。我回答说是老伴儿来看我了,会见时老伴儿给我讲了我一个狱友小孙释放后立即去看她的事,让我很感激。提起小孙,我悲喜交加。他是在2013年大年初二被释放的,初三他就去我家看我老伴儿了。说起来,我和小孙很有交情。2012年1月,我们同时入狱,分在一个班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开始了共同的改造生活。  相似文献   
213.
天一马 《各界》2011,(6):72-73
清道光五年(1825年)冬,龚自珍写了一首《咏史》诗,其中有一句“避席畏闻文字狱”。大意是,友朋聚会,本可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但席间有人谈到文字狱,因不忍听、不敢听,只好退席,落荒而逃。  相似文献   
214.
正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诗,殷夫译)《自由与爱情》的不同译本19世纪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山陀尔(旧译彼得斐)有一首短诗《自由与爱情》在中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该诗除殷夫的译文之外,还有着众多著名人物的不同译本。最早翻译该诗的是周作人(署名为独应)。  相似文献   
215.
当下很多赏介古典诗词的著作惯用现代修辞学和美学的观点,对字句进行“这是比喻”、“那是夸张”式的归类,缺乏立足于中国古代文学与哲学传统的探讨,很难触摸到诗词创作的一般规律。如程千帆先生所说:“古代理论家从过去的及同时代的作家作品中抽象出理论以丰富理论宝库并指导当时及后来创作的传统做法,似乎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216.
文章从词汇对比的角度重点,重点讨论了中韩词汇系统中同形汉字词的异同点,分析了以及中韩翻译过程汉字词误用情况,提出了正确运用韩语汉字词进行中韩词汇翻译的参考性策略。  相似文献   
217.
战国时期非儒家学派的《诗》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期非儒家的诸子各派都有各自不同的《诗》学思想和用《诗》态度。墨家将《诗》仅作为文献与史料,表现出理性的《诗》学观念;道家的《诗》学思想较复杂,他们追忆周代传统文化中的《诗》,而对旧法世传之史、邹鲁儒士和百家诸子的用《诗》则给以批判;法家对《诗》秉持直接反对和否定的态度;纵横家则表现出了明显地将《诗》作为格言警句来达到说服人主的功利心理。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诗经》学史上从未有过的《诗》学思想的分化状态,这也正是汉代学者在统一《诗》本、建立新的《诗》学体系上显得步履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18.
219.
在专名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理论:历史因果理论与摹状词理论.前者认为专名有指称而无内涵,专名的指称是通过社会群体中的历史因果链条确定的;后者认为专名既有指称又有内涵,专名的指称通过其内涵而确定.从表面上看.这两种理论具有截然相反的观点.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在对立中蕴涵着某种同一性.只要引入可能世界的观念,这种同一性便会显露出来并使二者达到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220.
在有清一代乃至整个词学史上,真正建立起词统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莫过于常州词派。从张惠言、董士锡到周济,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以周济编的《宋四家词选》为标志,正式提出了一个体现词派特色的词统,在给学词指出一条途径的同时,也张扬了词派的理论主张及其形成过程,即从张氏的“比兴寄托”到周济的“穷高极深”之趣,再到“有寄托”与“无寄托”相统一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