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82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173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1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少数民族法律研究多数涉及法律语言的道德性指标,对厘清语言的不可通约性结构缺乏应有的探索意识。纵观19世纪法学成果,围绕语言与法律的语义思辨一直没有停止,那时候,人们经历的是一个满怀信心看待法律确定性的时代,20世纪后半期,却拉开了不确定性的研究帷幕。对现代实证主义法律思潮的语言形式抨击提出了质疑,主张树立后现代主义法律观,视少数民族法律语言为充满弹性、允许意旨模糊的流变组织,通过放弃语言通约性结构的"唯一解"立场,促使法律概念始终处于不止行的发展过程,用以适应多义性时代的法律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32.
《探索》2011,(4):193
本刊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B/T-1998)要求出刊。现将有关事宜敬告作者。  相似文献   
33.
在英美的法学院教育中,判例法检索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法律技能。为了查找到最切合的判例,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判例法检索技巧,学会最有效的检索方法。本文以美国法学教科书中的一个检索案件为例,详细地展现了判例法检索的步骤和方法,期望对大陆法系法学学生了解英美判例法检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4.
分别介绍了基于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及形状特征的图像检索,最后对相关反馈在图像检索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不断调整,提高检索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5.
互联网传播下的旅游形象是旅游研究的热点,但有关西藏旅游形象的研究还较少。以西藏旅游官方网站、旅游企业网站和旅游指南网站文本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基于语义网络分析与语义网络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中文互联网传播的西藏旅游形象。通过研究显示中文网站传播的西藏旅游总体形象突出,但不同类别网站关注的对象和重点存在较大差异。实现了自然语言文本语义网络图的自动生成与可视化,清晰地反映旅游形象的语义网络聚类情况,比高频词分析方法更形象地描述、分析和比较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36.
彭晓 《求索》2012,(11):125-126,124
随着语言接触,大量音译词被借入汉语。其中一部分在受语迁移的影响下产生了音节语素化现象。随后,由于重新分析的作用,促使该语素进一步演化为词缀。本文以样本外源性词缀为考据,对其受语迁移引发的词缀析出路径与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当代汉语派生式构词理论提供新的研究径向。  相似文献   
37.
汉语成语中的“不A不B”、“没A没B”、“无A无B”和“非A非B”格式,结构上具有相近性;从格式义看,“不A不B”型成语语义最复杂,“非A非B”型最简单;句法功能上,四种格式的成语都可以做谓语、定语和复句的分句,而在做状语和补语时表现不相同;语义上,四种格式中部分成语表义相同,可以替换使用,但是多数情况下,尽管表义相近也不能替换;语用方面,四种格式成语的共同点较多.  相似文献   
38.
根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B/T1-2006)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规定,本刊对稿件的文后参考文献作出如下要求,请向本刊投稿的作者按照本细则著录。  相似文献   
39.
本文将符号活动放入身体现象学的视野考察。身体是人类生存的起点,我们必须吃喝穿住才能生存下去。而劳动使生存活动获得更高形式,在劳动中,身体活动转化为符号化的形态。以符号为中介的科学活动在反映对象时表现为脱离身体的语义信息,而主体在使用符号的交往实践中产生语用意义。语用是在语境中意义的扩展,实质是符号在身体场的语境中汇合成实践观念的系统。符号的语义信息似乎排除了语境关系,而实践观念意味着符号抽象的语义性质在身体场中转为具象、感性的语用意义。这也是身体维度的整体形态,是知情意在实践过程中的整合。  相似文献   
40.
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的理论建构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的汉语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和语言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之所以难以出现重大突破,其表层原因在于尚未对现代汉语元语言系统展开深入研究,其深层原因在于没有对元语言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创造性探索,从语言学立场出发探索元语言,势必形成逻辑学元语言和语言学元语言的分野。语言学的元语言是对象语的解释性符号系统,与之相对的对象语可以是语言系统,也可以是同一系统的部分语符,依据所处语言层面和应用功能,存在词汇元语言,释义元语言和语义元语言三种系统,以之为基础可进一步研究信息处理元语言和认知元语言,元语言系统研究就是“语言基因图谱分析工程”,只有完成了这一工程才能建立语义结构网络,“自然语言能力模拟工程”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