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192篇
中国共产党   171篇
中国政治   295篇
政治理论   122篇
综合类   2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语境,是蕴含着丰富知识的世界,因其与意义紧密相连,也一直是一个令众多学者困惑与痴迷的研究论题。多年来,语境问题成为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学科所探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学术界虽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境",对"语境"的概念也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正因为这些对"语境"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促进了语境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将在语义学范围内探讨语境的研究及其可能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842.
张晓兰  孟玲 《党政论坛》2014,(11):28-31
“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典型西方血统的范畴,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市民社会,中国是否具备其发育的条件,这是在中国语境下讨论市民社会时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议题。”持否定观点的有两类:一是主要以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作为问题的评判标准来看中国的现实,认为由于空间和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西方市民社会形态发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43.
正"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推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体现。职业尊严与体面,则是一个人一生中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重要追求。不过,现实语境下,我们的农民却一直是"小农经济、物质贫乏、文明落后"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844.
《学理论》2013,(2)
脏话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在言语交际中时有发生。提到脏话人们常常认为是一种不良的低级行为,是粗俗的并且有贬义的言语。其实在某些情况下,脏话所表达的含义却并非如此。因此,对于脏话的评价还应考虑其在特殊语境下的得体性,从语用学的角度分别分析英汉语言在不同体裁中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45.
《学理论》2013,(2)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语用能力、推导能力、文化判断能力。言语行为理论在交际法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体现在语境的利用,语用推理能力的提高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三方面。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法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6.
兰照 《理论月刊》2013,(1):86-90
什么是法治?这是个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一般而言对法治的论述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形式论述声称,法律的来源、制定与适用,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要件;实质论述主张,法律的内容,必须受某些实质要件的限制;综合论述则强调,法律的形式与实质要件不可偏废。主张法治应以形式要件为重的论点,可统称为形式法治理论,而主张以实质要件为重的论点,则称为实质法治理论。在当代西方的法政论述中,不乏对这两种理论做深入学理探讨的研究,其中尤以美国法学者塔玛纳哈所做的比较分析,最为完备周延。"[1]本文选取塔玛纳哈在《论法治——历史、政治和理论》一书中对于法治理论构想的分析为基本切入视角,结合塔玛纳哈在此基础上所总结的法治的三个共通主题,展现塔玛纳哈理论中对一般法理学与社会-法实证主义的运用。所希望着重展现的正是这样一种经由塔玛纳哈的社会-法实证分析,将法治置于历史、社会与政治语境下的理解。  相似文献   
847.
“平均主义”按其历史上的用法,至少存在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诉求,是下层对于上层的诉求或者不满情绪的表达,重要的是对于在生活待遇等问题上的等级秩序和特权的非议;第二种是“自上而下”的导引,也就是在中共领导土地改革、合作化和公社化等生产关系变革的政治运动中,存在的主观指导上、政策上的平均主义;第三种是制度性的问题,触及的是经济体制的问题.在“平均主义”的三种类型中,第一种比较易于克服,后两种一旦形成就很难解决.在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使用“平均主义”这样的概念?要不要继续提出“反对平均主义”的口号?我们必须冷静判断形势,看看到底有没有出现这样的倾向.即使要用的话,也必须做出符合当今现实的、具有鲜明的具体的针对性的阐释,赋予这一概念十分明确的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848.
<正>引子:中国语境中的"关系"据说有一个来自国内的少女留学生独自一人来到了美国的大都会城市纽约,最初她自己还很胆怯,但后来当她看到曼哈顿街上讲中国话的华人随处可见,顿时胆量就大了很多。她的父亲在北京还非常担心,打电话过来问道:"女儿,你那情况怎么样?"女孩子回答说:"爸爸,放心吧,到处都是我们的人!"记得几年前,我回国工作旅行,打算到一个外地城市办件不大不小的事。临行前,给一个老同学打了电话。老同学在电话里说:"来吧,没问题。这里  相似文献   
849.
2014年,“打虎拍蝇”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且越来越趋于常态化、透明化。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里,最受国人瞩目,也是目前取得较大成效的举措无疑是反腐败。王岐山执掌中纪委后,“打虎拍蝇”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且越来越趋于常态化、透明化。从网络反腐、群众举报,到点名通报、严格执纪,中央纪委的反腐工作正以“组合拳”的形式出现,反腐手段、反复过程更加公开透明。这种“透明反腐”,既彰显了  相似文献   
850.
刘汉林 《理论学刊》2015,(3):125-129
在文本语境中,统计《论语》中的"学"字,涵义以"怎样学"为主;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学"处于"仁"与"礼"之间;"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是"学"的两个层次。从历史语境看,在社会层面,春秋时期由封建国家向地域国家转变,由宗法制向官僚制转变,由亲亲向选贤转变,使私学成为可能;在信仰领域,人们由崇拜鬼神变为崇拜祖灵再到崇拜个人,使"学"成为必需。孔子之"学"的能动性、人文性与历史相契合,促使"学而优则仕"制度化,儒学最终意识形态化,从而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