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190篇
中国共产党   170篇
中国政治   295篇
政治理论   122篇
综合类   2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刑事错案概念的深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错案是刑事司法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中国古代和西方都对刑事错案有所研究,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的刑事错案概念。可以将刑事错案存在的语境分为诉讼语境和诉讼外语境。在诉讼语境中,学者对刑事错案的概念有“主观说”、“客观说”、“主客观统一说”以及“三重标准说”等等。实践中,有些存在错误的诉讼情形不属于错案:漏罪、漏人情形、量刑偏重偏轻、存疑案件、一般性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行为、被否定的正常诉讼行为以及法律的变化导致刑罚变化。  相似文献   
982.
本文阐述了模糊语言的来源,说明了模糊语言的本质,并援引关联理论的语境概念对模糊语言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983.
刑法目的究竟是保护法益还是维护规范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不能一般化地进行讨论,而应当置于特定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之下考虑.刑法目的具有相对性,可能在法益保护和规范维护之间转换.对于处在剧烈转型时期的当下中国社会而言,权利关系不清、规范有待建构、国民规范意识薄弱的现实决定了应当将刑法目的定位于对规范的维护.稳定规范是刑法的现实目的.在权利关系明确,国民的规范意识逐步形成,社会整体高度稳定之后,刑法目的可能从规范维护转向对法益的保护.刑法的法益保护目的就成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84.
英语语法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语法,从其历史发展看,它自诞生以来经历了盲从拉丁文、规定性、描写性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描写性阶段又有完全以书面语、以书面语加某些口语以及完全以英语真实风貌的研究对象的几种情况;从其表现形式看,它有民族的、地域的、使用者的、文化规约的等人文特征;从其理论形态看,它阐述不完整、解解释,显得理论不足。文章指出,我们所知道的英语语法只是其整体中的很小一部分;高级阶段的英语语法教学可以从宏观角度来思考。  相似文献   
985.
说不清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英语和西方文化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被笼罩在英语文化之中,升学、上大学、出国、找工作、评职称等等,都要先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很自然地说着“脱口秀”(talk show)、“肥皂剧”(soap opera)、“绿色食品”(green food)、“背景音乐”(background music)之类的,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相似文献   
986.
美惟有在诗性本源中方能直接呈现。诗性美学的阐说方式即是美的现身方式。它类似于文学写作,但又不等于文学写作,而是有其特定的学理性。这一阐说方式可大致表述为:一种在本体语境下概括性的形象化写作。  相似文献   
987.
商务口译是国际商务活动中最常见的语际传播行为,其生活形式的模态赋予其特殊的语境体系。本文对商务口译语境特征的哲学意义及其语际传播过程的语境化特征两大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商务口译语境的动态性、时问的封闭性、空间的开放性、蕴涵的复杂性、知识的无限性,这为商务口译的译语推理提供了充分依据,也对其实践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988.
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难以还原明晰的元话语体系以探求本原,这使得府际争议的求解鲜有头绪。行政主体间性正是为破解难题而来,其基于行政主体范式和主体间性理念,构建行政法学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桥梁,使之应用于公共行政之府际关系领域。行政主体间性倡导理性、创制规则,尊重多元行政主体的独立性,破除行政级别窠臼以实现多元行政主体间的全方位交流,营造排除强制力介入的自生自发秩序,实现后现代语境的多元政府间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89.
一、现行信访制度运行的基本状况及其评价 信访指人们依某种形式.向社会组织及其管理者反映个人或集体的某种愿望和要求,并由有关组织处理的活动。具体地说,我国的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由此可见信访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990.
谈讯问语境     
讯问言语的传递、接受和加工、理解总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 ,并受其影响和制约 ,这种前提条件就是讯问语境 ,即讯问言语使用的情境。讯问语境的构成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类 :讯问环境、讯问方式、讯问参与者。讯问语境对言语的言外义、情景义、联想义、转换义具有制约作用。讯问语境的运用必须顺势适时 ,作到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