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300篇
中国政治   124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马车悠悠     
马车作为人类的载物工具已经很古老了在历史上,马车是作为战车先出现在人们的记忆中?还是作为载物工具先出现的?这是很难考证的事。马车作为战争工具自古有之,古代人打仗都是布好战车阵,也就是马拉的战车,面对面这战车有一匹马拉的,也有两匹三匹甚至更多的马匹拉的战车。两军对垒,先是谈判,看对手是否屈服,不战而胜是上策。如果谁也不服谁,大战开始,双方上千辆战车冲杀在一起,将士们在车上用大刀、长矛等利器相互厮杀,直到一方败逃,被杀得丢盔卸甲,尸横遍野,战争  相似文献   
32.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的重要警种之一,是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司法公正、权威的重要武装力量。然而,这样一支司法行政执法力量,其诞生和发展并不是与我国古老而悠久的司法体制与审判制度应运而生的。我国司法警察的发端起源与中国司法制度和审判制度的变迁以及中国警察制度的建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司法警察制度的建立发展又带有深刻的西方警政思想的烙印。  相似文献   
33.
王连启 《侨园》2014,(2):51-51
国锁具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和历史文献记载,锁具发展至今有5000年历史.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之"骨错"、"石错"就是锁钥雏形.  相似文献   
34.
《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因其课程特点而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时效性,又因为其学科性质而要求教师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公共关系学》要积极适应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资格考证的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角度去实施教学,教学内容突出实际效用,教学方法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5.
该文对20世纪的公安期刊进行了研究、考证、揭示,提出了公安期刊始于抗日战争初期的论断,阐明了建国前的公安期刊是革命历史文献的一部分,属于"新善本"范畴,并对建国后的公安期刊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6.
李宗仁归来已是40年前的事了,当年此事曾轰动一时。  相似文献   
37.
我家至今珍藏着两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尽管显得有些发黄变旧了,但仍让人感到非常亲切。其中一份资料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颁布的任命书,上书《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通知书》政内字第00174号,正文为“兹经政务院第十五次政务会议通过任命张淑良兼绥远省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特此  相似文献   
38.
赵简王朱高燧,为明成祖第三子,知医,曾得《素问》全本,因补王冰注本中之缺篇而作《补刊素问遗篇》一卷。关于其生卒年限,《中医人物辞典》记为“1395年~1431年”,笔者特就此作一小考。 《明史》卷118《成祖诸子·赵王高燧传》略云:“赵简王高燧,成祖第三子,永乐二年(1404年)封。宣德六年1431年)薨”。《中医人物辞典》其卒年载同。关于赵简王出生年月,于本传无考。 考明·王世贞《(合廾)山堂别集》卷33《亲  相似文献   
39.
奎松 《党史纵横》2001,(8):14-17
不可否认,毛泽东对斯大林和苏联的诸多不满,确有相当一部分是同民族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只不过,他对民族和国家的概念的理解是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说法不同的.毛泽东通常更喜欢用"人民"这个字眼儿来说明他的利益所在和追求的本质.  相似文献   
40.
不久前,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在整理旧日收藏图书资料时,意外发现一份台湾地图。因友人关系,笔者得以先睹为快并受托对该图内容进行研究鉴定。据该馆人员介绍,这份地图系1955年收入,收藏后一直没有整理上架,本次因着手整理一批建国以来从未动用的图书资料,才发现并送到国家图书馆装裱修复。该图为洋纸质,手工彩绘,幅高0.5米、宽6.87米,图右上角留白处有简短界线说明。原图没有标题,图书馆称之为《台凤诸三邑沿海示意图》,但其内容既包括已完成建置的台湾本岛全境(含彰化县和淡水厅),也并不限于沿海;且作山水画式,符合台湾早期地图“只论山前西、南、北一带;其自噶玛兰南下,万山重叠,悉皆化外”的特点。故笔者认为,图书馆原标为《台凤诸三邑沿海示意图》题名并不确切,从其内容和用途来看,应为《清厘台属汉番边界地图》。该图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兹就有关方面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