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150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1.
薛义河 《学理论》2009,(17):197-198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的结果,促进了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和经济交流与合作。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和习惯,发挥人的主体作用,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2.
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不说普通话,网上曝光;老师在上课时不说普通话,可以举报。重庆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近日称,重庆市将进行一次全市范围的社会用语用字执法大检查,包括该说普通话的时候没说普通话、用错字、写别字等。一经发现,不管是局长还是主任,都会被曝光。据了解,按照重庆市相关规定,1951年后出生的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上。  相似文献   
93.
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者深入民族地区,开展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来刊发了大量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论文,值得认真梳理并加以归纳综述。综合分析主要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字、"双语"教育、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等几个方面,在综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
许晋 《前沿》2023,(5):63-70
语言是地区形象建构的重要途径,地区形象塑造对提升语言治理能力至关重要。提升语言治理能力可以促进语言形象塑造,推进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形象构建。内蒙古提升语言治理能力,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系统推进的原则,兼顾刚性与弹性,强化应急决策,不断优化内蒙古语言治理结构。在具体路径上,需要激发主体治理效能,强化语言政策落实,开发特色语言产业,加强语言景观治理和公共语言文字教育,以此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6.
罗晓 《人事天地》2012,(3):46-47
广义的副语言指无声而有形的现象,即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以及妆容、衣着打扮等等,一般有配合语言加强表达能力的作用。它是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用来伴随有声语言表达一定意义,彼此进行交际的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97.
陈晟 《检察风云》2014,(4):96-96
本书原名《谷诃生活》,作于1929年。时隔八十多年,书中译名及个别字句与今天用法已有较大出入。先生文字,原不应轻改,但其女丰一吟女士曾写道:“无论翻译或编述,父亲所用的语言文字都很通俗……总之,他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作家,处处为读者着想,但求读者看得懂。”  相似文献   
98.
执政党只有具备正确的意见表达能力,才能克服党在网络空间的“失语”问题,积极引导网络舆情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应该从意见表达的解释力、亲和力和影响力等方面着力提升执政党的意见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9.
网络暴力之形成,主要是一些网民将现实挫折感和失落感转移到网上进行宣泄,语言文字刻薄、恶毒甚至残忍,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讨伐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给事件当事人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0.
文章通过以汉语、日语、英语为主要语言或者母语的中国、日本、西方各国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或习惯表达语 ,来反映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观念价值和思维方式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