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4篇
  免费   4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08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01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2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我国《合同法》借用合同概念对不同阶段的附随义务分别作出规定,并分别针对不同阶段的附随义务,各自适用独立的请求权基础、归责原则和法律责任.《德国民法典》用债的概念对附随义务进行法定化,实现了各阶段附随义务请求权基础、归责原则的统一.这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42.
一、要件审判九步法的背景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在案件检查中发现,超审限未结民商事案件除送达不能等客观原因外,还存在着一些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固定:一是诉讼请求不固定导致审判效率低下。二是法律条文不固定导致审判思路无法固定,法律推理的出发点不能确定,自然法律推理的正确性自然亦无从判断。三是证据材料不固定导致鉴定时间冗长。  相似文献   
43.
郑淑旖 《法制与社会》2011,(25):253-254
我国《继承法》规定了接受扶养人和扶养人都享有酌分遗产权,这两类人享有酌分遗产权的法理基础并不一致。法定继承人可以成为酌分遗产权的权利主体,肯定法定继承人也享有酌定请求权可以缓和严格遵照继承顺位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司法机关对赃款赃物的追缴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和广泛争议,本文将通过一个普通的案例分析赃款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合理性。在本文中,本文认为将赃款赃物分开对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将其二者混为一团来讨论起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只会引起更多的争议,任何问题都是分步骤解决的,本文即先从赃款是否能够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来讨论,至于赃物是否可以留作日后再作讨论。  相似文献   
45.
"不当出生"(wrongful birth)是相对近期的成就,承认由"不当出生"引起的诉讼可成为诉因是各国共同趋势。在不当出生的情况下,父母在一生中都不得不接受其子女因残疾而遭受生活不幸的现实,且要支付大量的医疗、人力照顾以及特殊教育的费用。对其特殊抚养费用应依各国通说给于赔偿。  相似文献   
46.
对于无效合同情形下诉讼时效的适用问题,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2010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就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出台了《关于无效合同所涉诉讼时效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该规定力图合理规范无效合同所涉诉讼时效的问题,为统一司法提供明确依据。其出发点是好的.条款的基本内容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性,不过考虑到具体情况,该规定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以利于完善。  相似文献   
47.
武腾 《北方法学》2014,(3):141-152
围绕减价,我国主流解释论认为可由受损害方通过单方意思表示来实现,这主要源自德国法的形成权说,忽视了我国实在法体系与德国法体系的重要差异。在我国,一方面,买卖合同领域的损害赔偿奉行无过错原则,减价难觅特殊的制度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并非奠定在解除权行使条件的基础上,减价权作为形成权来构造也缺少了关键性条件。因此,形成权说不仅逻辑欠妥,而且易使当事人之间利益失衡。在解释论上,应重视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形成和司法机关的介入作用,宜将买受人主张减价的权利打造为变更合同的请求权。  相似文献   
48.
正法谚"无救济则无权利"揭示了救济对权利保护的重要性。救济即权利遭受侵害时,对权利人给予的一定补救或补偿。只有有效及时的救济,权利才所谓真正之权利。著作权被视为一种准物权,根据物上请求权的相关理论,当权利遭到侵害时判令行为人停止侵权,具备合法的请求权基础。但由于著作权客体的特殊性及其促进文化传播的立法宗旨,注定了著作权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更为紧密。而且对权利人的救济必  相似文献   
49.
民事执行权的配置涉及行使民事执行权的主体、同一主体内部不同机构人员的分工,以及执行机关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等多个方面。本文选择执行机关的权力与当事人的权利之间如何协调配置这一层面,分别从民主政治的当然需要、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程序正义的应有之义三个角度论证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理念,指出现行模式在观念上存在错位、立法失衡、实践中失范的诸多病症,提出了民事执行权应从观念重整、立法完善、机制构建三个方面进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0.
财物遗失后,遗失人与拾得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遗失物所有权归属问题是物权法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现行立法对遗失人的权利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却忽视了对拾得人权利的保护,使拾得人与遗失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处于失衡的状态.建议立法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和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的权利,以完善拾得人权利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