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31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各国政治   342篇
工人农民   575篇
世界政治   11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8篇
法律   5729篇
中国共产党   14373篇
中国政治   13817篇
政治理论   6781篇
综合类   11975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826篇
  2022年   886篇
  2021年   799篇
  2020年   849篇
  2019年   608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507篇
  2016年   809篇
  2015年   1752篇
  2014年   4113篇
  2013年   3693篇
  2012年   4771篇
  2011年   4405篇
  2010年   4556篇
  2009年   4513篇
  2008年   4667篇
  2007年   3210篇
  2006年   2935篇
  2005年   2200篇
  2004年   1946篇
  2003年   1786篇
  2002年   1897篇
  2001年   1468篇
  2000年   1109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通过对国外的和中国的、传统的和主流的法律关系理论的追根求源和分析,提出了“要区别法定关系与法律关系、现实关系与想象关系、原始关系与侵权关系”的观点,主张法律关系向法定关系靠拢、想象关系与现实关系脱钩、侵权关系与原始关系分开。提出了狭义的法律关系和广义的法律关系的概念。主张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行为(包括行为状态等各种行为)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既包括主体之间的人与人之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又包括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这种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一种广义的法律关系,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规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法定关系。  相似文献   
82.
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史,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部生动而重要的教科书。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时刻,重温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乔建 《公安教育》2003,(4):51-53
一、模拟治安案件查处情境教学的含义和特点(一)模拟治安案件查处情境教学的含义模拟治安案件查处情境教学,是指从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出发,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各类治安案件中的典型场景和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将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交流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模式。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治安案件的情境,使学生有了进入治安案件查处活动中的各种角色,对当时的情境有了亲身的体验。学生不仅能更好地从整体中感知教学内容,并在对治安案件真实情境的实际体验中,进一步学习…  相似文献   
84.
《甘肃理论学刊》2006,(2):F0002-F0002
杨建新1934年生于乌鲁木齐,原籍甘肃徽县,曾任兰州大学历史系主任、教育部高等院校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丝绸之路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顾问,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等职。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甘肃省优秀专家。出版有专著《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丝绸之路》(合作)《中国少数民族通论》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馀篇。承担的课题有:教育部《少数民族史研究中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稳定和文化遗产保…  相似文献   
85.
国际关系规范理论是一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旨在探寻应然世界的理论,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它的两种主要思想传统。世界主义发轫于智者学派,成形于近代的康德,到贝兹和罗尔斯那里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社群主义可上溯至柏拉图,成形于近代的黑格尔,当代的沃尔泽与弗罗斯特则是两位典型的国际关系社群主义学者。这两种思想的分歧在于四个方面:人的概念、国家的道德地位、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以及未来向度。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价值两端,各有其内在的理论缺陷。只有综合这两种视角、融合个体价值与社群价值,提倡道德共存与对话,才能摆脱理论困境,推动现实世界的进步。  相似文献   
86.
杨树青 《党课》2006,(7):25-30
教学对象: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学目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教学提示:可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教学时间:1.5小时。  相似文献   
87.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实践、 新经验,对人民政协的性质、重要地位、主要职能、工作主题,以及人民政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等方面 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科学地总结了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方法,推动了人民政协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8.
8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悄然走进湖北省汉川市回龙中学的课堂,使这所农村中学平添了盎然春意。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