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84篇
中国政治   143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61.
矛盾的日本人——从《菊与刀》看日本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到今年八月,日本投降已有五十六年。 从抗日战争的伤痛到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从修改教科书引发的众怒到愈见增多的贸易摩擦和冲突…… 我们的东邻日本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二战时,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研究结果是──  相似文献   
262.
民间传统是主要不靠典籍传承而在生活中活着的一个民族的生活样式。民间传统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在于,它是社会微观秩序的张力的主要提供者。社会的健康发展既涉及社会宏观秩序也涉及社会微观秩序,如果民间传统有所缺损,会影响到社会微观秩序的维护。民间传统为社会微观秩序所提供的张力包括:塑造行为规则、提供民间信仰、影响人的审美观、赋予象征意义、帮助人的社会化与再社会化、提高社会的组织化程度等。  相似文献   
263.
民俗文化,以其源远流长的存在、色彩各异的姿势向人们展示了一部活史,一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活生生的历史;以其独特个性——象征意蕴性,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人们实现各自理想的愿望。象征意蕴性,有其思维方式的独特性,表现方式的丰富性以及强烈的暗示性三种特点,这些特点使一些民俗事项常常能够超越产生它的社会母体,而获得程度不等、形态各异的永生。现以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辽宁为例,探讨一下民俗文化的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264.
本文提出政治语言的结构要素,区分出说服型、法理型、行政型和交易型四种政治语言类型.政治语言的意义随政治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其政治功能与政体性质密切相关.它们是政治话语霸权的基础和权力建构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265.
如果说维多利亚时代的象征是地铁站,那么加油站也许会成为新时代中国的象征。它们静静地站在宽阔的马路旁,目睹着中国人将自己的出行工具从自行车换成了汽车。应该说,汽车业在中国已挂好了一挡,正准备全力冲刺.  相似文献   
266.
绿色,象征生命,象征希望,象征和谐。有这么一位投身于绿色事业的人,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基层,始终与城市绿色结下不解情缘,他洒下的是心血和汗水,收获的是绿色和美丽。20多年的绿色人生,彰显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他就是2006年获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的柳州市江滨公园管理处主任黄敬东。  相似文献   
267.
比喻和象征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两种辞格,但人们常常难予明辨.本文从含义、结构、作用、语境等不同的视角,对二者的区别特征进行比照,以期求得对容易混淆的两种辞格的确切认识.  相似文献   
268.
文章通过对西藏风马旗起源、功能、内容及形式等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浅谈了西藏风马旗与佛教渊源联系与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9.
梅花意象及其象征意义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花之以花作为审美对象是魏晋以来的事。南朝诗人或感言闺怨,或力构形似。入唐后梅花成了文人自主抒情的意象。中唐以来咏梅之作渐繁,睹物感伤逐步发展到审美赞赏,梅花的人格象征意义于是发生  相似文献   
270.
新时期小说创作转型以来,许多作家都剥离了暴力之外的层层温柔面纱,将死亡血淋漓的呈现于读者面前,到处都充满了死亡的狂欢。但与这种死亡狂欢迥异的是新女性小说中的死亡书写。它以女性独有的视角与经验对死亡进行着另一番体验。这种体验对既有秩序而言是致命的,它不仅仅是对男权世界的颠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将死亡交还给生命的一次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