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5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64篇
世界政治   3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7992篇
中国共产党   780篇
中国政治   1560篇
政治理论   318篇
综合类   165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968篇
  2013年   987篇
  2012年   1006篇
  2011年   1138篇
  2010年   1117篇
  2009年   1093篇
  2008年   963篇
  2007年   691篇
  2006年   573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杨应慧 《中国公证》2007,(12):42-44
案例 康某于数日前因脑溢血陷入重度昏迷,家人为其治病花光所有积蓄。病人仍未能从昏迷中苏醒。万般无奈之下.康某的妻子王某决定出售夫妻二人共有之房产为康某筹集医疗费用。在售房过程中,王某被告知.康某作为房屋所有权人之一,必须亲自到场在售房合同上签字。如因故不能到场也应出具经公证的委托书委托他人到场签字售房。在王某陈述情况之后,房管部门认为,在康某无法表明自身意志的情况下.如王某确需售房.则应由康某的所有关系人发表声明对王某的售房行为不持异议并经公证即可。  相似文献   
52.
徐敏 《中国公证》2007,(8):29-29
前几日一位老人打来电话。在细数子女种种不孝行径后,咨询办理监护人公证、找个监护人帮助自己照料生活、管理财产的事宜。我接到电话后,不禁一愣。在现阶段我国还没有专门的老年人监护制度,公证处的业务范围里也没有这种公证事项。我只能告诉老人,她可以通过遗赠扶养协议或附条件遗赠的方式来处理去世后的财产分配,公证处目前没有为神智正常的老年人设立监护人的公证事项。听到我的回答,老人无奈地放下了电话,看来我说的两种方式都不符合老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53.
放贷容易收贷难。时下,贷户丧失信用、造成贷款违约、逾期不还的现象时有发生。讨债难、收贷难已成了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对贷款抵押物通过公证处公证的做法已成了财经金融部门的共识。但对如何凭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向法院申请落实还贷的执行问题,无论在金融界还是司法界,至今尚未引起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54.
巫平丽 《中国公证》2007,(11):52-54
案例一:李某(男)和王某(女)系夫妻,二人共有房屋一处,二人感情不睦.李某未经王某同意.将该房屋卖于第三人赵某并办理了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王某知晓后.以李某擅自处分夫妻共有财产为由诉诸法院.要求判决该项交易无效。  相似文献   
55.
2002年1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民法典草案的侵权责任法编,其既有成功之处,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在正式启动侵权责任法制定的程序时,应当对这个草案进行修改完善.本文就侵权行为一般条款等十个主要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56.
侵权行为法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侵权法的社会功能包括惩罚和预防功能,甚至有很多人主张将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全面引入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中。但是,在现代社会,侵权法的基本功能应是填补损害,传统侵权法中的预防功能已经成为填补损害的反射作用,惩罚功能在侵权法中已消失。  相似文献   
57.
我和爱人马某结婚多年。今年年初,我公公因病去世,在办丧事的过程中收取了礼金三万余元。公公病逝后不久,马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和我离婚。在法院开庭审理时,我表示同意离婚,但同时提出公公去世时家中收取的札金三万余元,应当分给我三分之一。马某不同意,说礼金问题他未经手,跟他≈没有关系。我婆婆作为第三人表示,公公去世时收取了札金,欠下的人情债以后还要还,这笔钱不应当作为家庭共同财产分割。请问,我有权要求分割这笔礼金吗?  相似文献   
58.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诉讼欺诈是一种独特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分歧较大。事实上,诉讼欺诈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本质特征,因而应按诈骗罪定罪量刑。诉讼欺诈行为侵犯双重具体的社会关系,但其直接客体是单一客体。诈骗罪中的被骗人与被害人不必是同一人,但被骗人与财产处分者必须是同一人;在被骗人与被害人不一致的情况下,应当以被骗人为基准来判断处分意思和处分行为。  相似文献   
59.
美国侵权法中的父母侵权豁免原则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历程之后,近年来呈现出一种衰落的趋势。从对该原则的起源、理论基础以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的分析来看,对于我国相关规则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如在立法中不宜采纳父母侵权豁免原则,未成年人应当就其所遭受的父母侵权享有诉权但应当附有范围、类型和程度方面的限制,父母的惩戒权应当予以肯定,禁止父母采用的惩戒方式应当予以明确等。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