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15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敏 《中国减灾》2006,(12):54-55
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8.5”大爆炸造成了数百人的大伤亡,财产损失达2亿多元,人称“只有战争状态下才会出现的惨剧”。这场噩梦虽已逝去了十余载,但化工产品灾祸给人们的教训却是长久的。  相似文献   
42.
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公告第8号《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已于2006年1月4日经局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6年1月4日起施行。云南省国家税务局二○○六年二月五日各州、市国家税务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第13号令《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对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审批管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一、自行申报扣除财产损失和审批类财产损失的划分(一)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资产发生的财产损失,各项存…  相似文献   
43.
《中国减灾》2007,(7):F0003-F0003
2007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份相继遭受地震、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风雹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持续遭受旱灾影响,造成群众生活生产  相似文献   
44.
侵害他人人格权获得利润,本为现今之普遍现象。但是如何处置此种不当获益,乃民法上之重大课题。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0条对此设有较为周全之规定,但未言明该请求权之性质,对其适用恐嫌不妥。因此,以批判的观点检讨现行立法及学说的规定,认为其实质上是不法管理制度,并认为其适用范围仅限于人格权受侵害之财产损失,不及于精神损害。同时明确其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明确其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及权益侵害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关系,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45.
今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本州岛东北部地区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核泄漏等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指示下,美军赴日本进行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实施代号为“友谊行动”(Opera.tionTomodachi)。此次行动美军共出动14艘舰船、100多架各型飞机以及1.7万名人员。  相似文献   
46.
刑法理论关于财产损失是否为诈骗罪的构成要素之一,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例如德国刑法明文规定财产损失是诈骗罪的成立要件,日本关于诈骗罪条文并未明文规定财产损失。本文将从刑法的逻辑、法益等另一个视角论证财产损失并不是诈骗罪的成立必要要件之一。  相似文献   
47.
孟红艳 《法学》2023,(9):81-95
我国刑法学多数说认为诈骗罪既遂的标准是行为人(或第三人)取得财产,但对该要素的独立存在价值及其与财产损失的关系缺乏深入研究。在有的案件中,处分财产与取得财产并不同步;行为人取得财产与被害人财产损失的判断标准、判断逻辑不同,取得财产的判断更侧重于事实层面,财产损失的确定则考虑交换价值的折算和抵消,这些都决定了取得财产在诈骗罪构造中有独立存在的必要性。重视取得财产要素,对诈骗罪既遂就应当主张控制说(取得说),取得财产是事实上的既遂标准,为既遂的判断提供了时间点上的参照,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明确性;财产损失则是实质上的检验,从诈骗罪保护法益的角度规范地判断是否既遂。承认取得财产也是诈骗罪实行行为的一部分,有利于处理承继的共犯。诈骗罪是不法内容“向后倾斜的犯罪”,其不法重点是后半部分的财产转移,对仅参与财产转移阶段的后行为人也能肯定其正犯性。  相似文献   
48.
中国司法实务对于认定诈骗罪的态度相当克制,理论上则不能仅是为司法实务背书,而应该在重视实务立场的前提下,明确诈骗罪的成立标准。无论是财产概念本身还是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对限缩诈骗罪的处罚范围效果有限,因此,应突出财产损失这样的客观要件在诈骗罪认定中的作用。就损失的判断而言,整体财产损失说的基本框架值得维持,而在处分目的重大背离的场合,则应对这一学说予以修正:确定诈骗数额时,如行为人所得与被害人损失不一致时,应以素材的同一性为标准;以后以诈骗所得偿还前一诈骗被害人时,应以主体的同一性为标准。修正的整体财产说对限缩诈骗罪的范围意义重大,而犯罪成本也可能在必要时予以扣除。  相似文献   
49.
反射性利益损失意味着因一方当事人的权益受损而反射遭受的损失,可分为反射性精神和财产损失两大类,具有依附性,是对次级受害人的直接侵害。国外立法例对此有不同的规定,相对而言,我国的相关规则比较简化,不能满足当下利益保护的基本要求。未来立法中应当准确界定反射性利益损失保护的基本范围和基本要件,以合理平衡利益保护和行为自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公民导刊》2014,(4):49
正问:某物流公司与黄某于2011年5月签订劳动合同,黄某在物流公司担任驾驶员。2011年8月31日黄某驾驶物流公司一辆货运车运送商品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物流公司各项损失计4000余元。损失是否由该司机承担?答:劳动合同在实质上还是平等民事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订立的合同,除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有特别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还应受《民法通则》、《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