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8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党务咨询     
《天津支部生活》2012,(11):38-38
党员醉酒后违反党纪应受到相应的党纪处分吗? 问:我支部一名党员因饮酒过多.醉酒后违反了党纪。在党组织要给他处分时,他提出异议,强调自己当时无责任能力,不能对他进行处分。请问,对于醉酒后违反党纪的党员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92.
私法范畴的民事责任能力不是一个内涵统一的概念。本文运用语境分析的方法,揭示出处于惩罚语境、责任构成语境、后果承担语境中的民事责任能力概念的不同内涵。每一种语境都有自己的表达需求。民事责任能力概念成了稀缺资源,供不应求。无论哪个语境垄断民事责任能力概念,都将造成其他语境的表达困难。学者们围绕民事责任能力产生的很多争论实质是不同语境中的话语权之争。解决话语权之争的途径是: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不同的概念来防止歧义。  相似文献   
93.
现代法治要求每一个具备相应责任能力的公民和社会组织都要对其行为的后果负责,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也不能例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律师事务所要想成为合格的中介组织,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民事责任,即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从业人员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如果造成当事人和其他利害人权利的侵害,就必须向其进行赔偿。为此,1997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确立了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律师法》第49条规定:“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律师事务所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  相似文献   
94.
情绪及其对刑事责任影响的多学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责任能力的不仅有知和意,也应包括情。情绪因素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知和意来影响责任能力。对刑法上的情绪的分析应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但刑法上的情绪具有特殊的构成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情绪才会降低责任能力,从而对刑事责任产生影响。情绪影响刑事责任的根据应在刑事一体化的视野下,综合运用刑法学、心理学、犯罪人学、被害人学、刑事政策学的理论进行研究,才能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5.
针对涉案自杀行为司法精神鉴定的必要性、操作要件及“标准”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就各种涉案的自杀行为的责任能力鉴定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96.
曾永涛 《证据科学》1999,6(4):161-161
偷窃癖属冲动控制障碍类的一种精神障碍.其主要特点:不能抗拒的偷窃冲动和行为,没有明显合理的动机,偷窃的目的不是为了偷窃物的经济价值或使用价值.偷窃前出现紧张感,偷窃时和偷窃后心里有一种满足感、愉快感和轻松感.笔者在司法鉴定工作中遇一例偷窃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7.
法人责任能力的问题理论上多有争论,本文首先从肯定法人责任能力的理论出发,以法人责任与雇主责任的区分为基础,结合我国立法实践,对未来我国关于法人责任能力的立法提出些许浅见。  相似文献   
98.
论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因自由行为之所以具有可罚性,在于其是一种具有社会危害性且明显侵害法益的行为,但这却与刑法理论中“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在”这一基本责任原则相冲突。基于原因自由行为的特殊性,将其可罚性看做是刑法基本责任原则的例外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我院近四年来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16例抑郁症的盗窃案进行分析。抑郁症患者作案动机不一,以混合、不明及病理动机为主。歪曲的认知是造成患者盗窃行为的原因之一。责任能力评定应注重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其犯罪行为之间有无直接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0.
原因自由行为是危害行为的特殊类型。关于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 ,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论。为解决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与“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在”的责任原则的矛盾 ,理论界提出了多种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