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16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举证责任制度完善、加重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实践中发现,由于案件审理结果与当事人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部分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在提起诉讼和在诉讼进行当中制造伪证,歪曲或掩盖案件的真实情况,甚至采取欺诈、胁迫或者贿买证人出具伪证。因此,在贯彻执行民事诉讼法关于当事人举证责任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当事人举用伪证现象的防治。  一、建立当事人举用证据的宣誓制度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对于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  相似文献   
322.
通过证人证言认定案件事实,需要经过证据准入和评估两个阶段,主要围绕证人证言的可信性审查展开。司法实践中,证人证言可信性的质证存在证人不出庭、质证能力低、质证运行差、质证后不评价和忽略非语言行为等问题,导致证人证言可信性审查不足,庭审质证虚化,案件事实认定不准确。应从“证言三角形理论”分析证人证言的形成机制,明确证人证言可信性的内核,进而确立证人证言审查重点,即证人证言的法律可信性、逻辑可信性和补足可信性,并设置“三步走”可信性审查模式,以弥补现有证言可信性审查的不足,提升案件事实认定的准确率,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23.
在信息技术发展和犯罪手段变化的双重驱动下,大数据证据已在司法实践中广泛应用。但大数据证据的应用给被告人的质证权带来消极影响,导致控方举证形式混乱、辩方实质阅卷困难以及审判方数据独裁等问题,使得庭审质证流于形式。为满足大数据证据运用和质证实质化的双重需求,可从强化控方的举证说明义务、保障辩方获得完整阅卷与专家帮助的权利,以及完善裁判方证据采信制度3方面着手,为大数据证据的合理应用提供更为有效的质证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324.
技术侦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刑事诉讼中技术侦查证据的运用面临困境。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技术侦查证据核实方式易异化,二是技术侦查证据运用缺乏有效制约。对此,应细化相关立法,完善技术侦查证据核实制度,健全技术侦查证据运用的监督制约机制,明确“瑕疵”技术侦查证据补强的限制规范,以推动技术侦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更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25.
尽管刑诉法修改后 ,取消了收容审查 ,律师可在侦查阶段提前介入 ,但司法实践中“以捕代侦”、错捕滥押、超期羁押等违法现象仍屡禁不绝。究其原因 ,在于我国现行逮捕制度缺乏行之有效的防错、制约机制 ,批捕过程缺乏应有的、必要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基于此 ,笔者在借鉴法国预审制度中羁押对质形式基础上 ,对改革和完善我国逮捕制度进行了大胆探索 ,并提出了批捕公开质证程序、羁押期限告知制度等崭新构想  相似文献   
326.
特设刑庭的对抗式诉讼特征集中体现在庭审阶段的证据出示和质证规则上.控辩双方一般应严格遵守这一规则。然而,国际刑事法院的《罗马规约》没有明确规定证据出示和质证规则,只是规定诉讼的进行由审判长指示。因此国际刑事法院的庭审证据调查将呈现何种面貌还有待在具体案件中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27.
专家辅助人制度是对诉讼程序质证认证规则的创新和发展,是对鉴定制度的补充,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当前专家辅助人制度在实践中仍面临专家辅助人诉讼地位不明确、专家意见的中立性不足、对专家意见效力的说理性不强、专家辅助人准入机制亟待规范等困境,为此,应通过明确专家辅助人诉讼地位、强化专家意见的中立性、增强对专家意见效力的说理性、规范专家辅助人准入机制等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  相似文献   
328.
庭审场域的变化不应伴随着被追诉人及其辩护人诉讼权利的减损。在呼吁司法积极拥抱现代科技的同时,应当警惕刑事在线诉讼在技术、能力和程序三方面给有效辩护带来的风险,具体表现为调查取证权、法庭质证权等辩护权利流于形式和辩方内部沟通及信任关系濒临解体等。当前,增强辩护力量,实现控辩平等对抗是应对这一风险和挑战的应有之义,因此应以完善技术配套保障为前提,充分保障律师取证能力和质证能力,加强辩方内部有效沟通和对话,重构有效辩护形式或手段,不断调适其与在线诉讼发展之间的矛盾,助力刑事在线诉讼的常态化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