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9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司法实践中贩毒案件诱惑侦查的适用情况并不明朗。对150件贩毒案例的统计分析发现,涉毒线索的来源主要依赖涉毒人员,诱惑侦查的实施程序并无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对被引诱人犯意的关注有欠缺。反映在实务中则表现为诱惑侦查的适用范围模糊、启动随意、实施无序以及非法引诱救济匮乏。为构建有序的程序规制路径,需要对诱惑侦查的适用范围、启动条件、实施程序以及非法引诱中的权利救济问题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从贩毒案件侦查中证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的角度出发,将重要证据进行侦查扩线深挖。通过收集、分析具体的证据,梳理出一条集物质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为一体的证据链,从而有力印证、呈现整个犯罪过程,解决侦破贩毒案件的难题。  相似文献   
23.
岳波  陈际鸿 《检察风云》2014,(17):45-46
今年5月底,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经过近半年精心部署和缜密侦查,全体参战民警发扬连续奋战精神,与狡猾的毒贩斗智斗勇,最终成功侦破一起公安部督办特大跨省团伙贩毒案件,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缴获冰毒、麻古等各类毒品13.08公斤。一条跨川、粤两地的地下贩毒通道被彻底斩断,此案也成为四川绵阳公安禁毒史上一次性缴获冰毒最多的案例。  相似文献   
24.
浙江毒品市场基本情况浙江自1983年在温州发现第一例贩毒案件、1991年在温州发现第一例吸毒案件以来,毒品违法犯罪迅速发展蔓延,至今全省11个地级市所有县(市、区)均已发现毒品问题。据统计,截止2004年6月底,浙江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数已达47903 名,列全国第8位,居华东地区首位,占华东地区的31.8%。  相似文献   
25.
2000年4月13日下午,某区公安分局两名公安人员,因侦查办理一起贩毒案件,在闹市区一茶馆门口,发现吸毒人员杨某正在打牌,当即传唤杨某一起去公安分局接受调查,但未出示证件、传唤文书。杨某认识其中一名公安人员,随公安人员刚走几步,趁其不备。向农贸市场方向逃跑。杨某先撞倒一名中年妇女。后又撞倒一名69岁的老太婆关某,自己也跌倒在地。杨某见关某摔倒不能爬起来,吓得不敢再逃跑了,被公安人员带到了公安分局。关某被公安人员送医院住院治疗57天,经法医鉴定,右额顶广泛脑挫伤,属4级伤残。关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安分局、杨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伤残补助费、精神损失费等63928.51元。  相似文献   
26.
何晨 《人民公安》2011,(17):34-35
近日,山西长治警方在红色太行山上,掀起了大规模的扫毒风暴,仅“4·17”特大贩毒案侦破中,就破获大小贩毒案件30余起,缴获毒品6300余公斤,收缴毒资1.2亿余元,破案总价值达1.5亿元。在此案的带动下,长治进入了禁毒战线人民战争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27.
徐琦 《人民公安》2012,(4):33-35
一个无手无脚的残疾人,竟然是淮北市场上最大的毒贩大佬;一间出租屋内飘出了一阵阵刺鼻的味道,现场缴获的白色固体。被检测为冰毒的半成品;多起网络吸贩毒案件,在安徽省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相继破获。  相似文献   
28.
网络猎手     
2010年7月,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公安局在侦办一起涉嫌制贩毒案件时,意外发现嫌疑人郑某的蛛丝马迹。进一步侦查,发现了一个900余人的网络涉毒犯罪团伙。情报迅速上报公安部。这就是震惊公安部的"707B"网络涉毒案。邻水县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大队长高杨主动请缨,承担了该案数以百万计的数据分析任务。他精心设计出了"707B专案数据分析程序",  相似文献   
29.
"点外卖"是当下社会中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但由于个别外卖平台监管不严格、外卖行业标签化、追求时效性等原因,使得外卖平台逐渐成为了毒品贩运的新渠道.这类毒品犯罪交易时间短、隐蔽性强,给侦查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文章通过对当下利用外卖平台贩毒案发形势及种类的分析,探究产生此类贩毒案件的本质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平台监管、...  相似文献   
30.
缉毒人员和贩毒人员之间是一种活力对抗,这种活力对抗决定了贩毒案件中反侦查行为的普遍存在。贩毒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往往具有针对性、有意识性、隐蔽性、多变性、突变性、智力性与武装对抗性等特点。贩毒人员获取反侦查行为的途径主要有利用法律漏洞,利用社会媒体,使用派遣、刺探或收买等方式,通过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团伙内部的传、帮、带等渠道。禁毒部门应完善禁毒立法,加强对现有法律的理解和运用,加强对公共媒体的管理,加强对毒品犯罪人员反侦查行为的掌握和研究,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加强谋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