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34篇
中国共产党   189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01.
袁浩 《公民与法治》2010,(20):15-16
河南省栾川县原县委书记张献会贪污受贿案前不久已经审结,法院认定其先后受贿人民币92.8万元,贪污16万元人民币和2000欧元,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可悲的是,在法院认定的张献会所受近百万元贿赂款中,竞有60万元被骗子以帮他跑官为名拿走。  相似文献   
102.
《大特区党风》2002,(4):33-33
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题为“亚洲开始净化自己的行为”一文:’亚太地区的腐败行为可以消耗掉一个国家经济产出的六分之一,剥夺公民享用珍贵资源的权利——否则的话这些资源能让穷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3.
“职务发明”本来是专利领域的专用词,但把它用到反腐败领域.放在贪官身上,却是别有一番意味。“浙江第一贪”温州市鹿城区公安分局原局长王天义在索贿方面颇自己的“心得”:属下有一民警工作有误,他表示要“严肃查处”。该民警找到跟王特别亲近的姚某,让姚某“领”去一幅标价2万多元的收藏画,“卖”给民警,再  相似文献   
104.
伍玉成 《政府法制》2012,(35):34-34
不管哪个朝代,对贪污受贿的官员都会严厉查处,因此,就要求负责查案的官员刚强正直,自己要经得起诱惑、经得起考验,否则不仅案件无法查处,自己还会落入人家设计好的陷阱里,不仅不能为民除害,自己还会身败名裂。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贪污腐败的零容忍,大量贪污受贿案中代持房地产权属的认定问题也浮出水面并日趋复杂。在分析相关的实例后,本文从代持房地产范围的认定;被占有房屋归属状态的认定;收受房屋型受贿犯罪形态的认定三个方面探讨了贪污受贿案中代持房地产权属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6.
数字系     
《民主与法制》2013,(31):6-6
4834件 2008年以来,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受贿100万元、挪用公款1000万元以上案件4834件,挽同经济损失377亿元。  相似文献   
107.
财产申报制度作为一项反腐利器,是许多国家杜绝和惩治公职人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一种常用手段。目前,全世界有97个国家和地区将“官员财产申报制”入法。深入分析借鉴国外财产申报制度实施的特点和做法,对推动中国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具有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8.
朱书民 《政府法制》2012,(35):34-34
初唐名臣裴矩以敢于直谏而为人称道。唐太宗称帝后,憎恶官吏贪污受贿,于是就秘密派左右向官吏行贿,测试这些官员是否廉洁。有一个刑部司门令史接受了一匹绢的贿赂,唐太宗下令将其处死。  相似文献   
109.
正贪与贫,字相似,意迥异。从古至今,人们把官员分为贪官、贫官两大类。贪官为千夫所指,贫官受世人传颂。为官不能贪。"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贪是万恶之源。近年来,有些人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奉行"当官就是为了发财"的信条,将权力看作是谋取私利的工具,让权力成为捞取钱财的手段。在他们心目中,为官"固穷"则成了穷酸、迂腐、窝囊的代名词,往往意味着没本事、没能力。正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看得破"却"忍不过",一  相似文献   
110.
孔力 《公民与法治》2013,(15):30-32
税务部门地位特殊,承担着为国聚财、依法治税的重任。而原河南省陕县地税局局长马春波在卢氏县地税局工作期间,却精心设局,虚构农民身份和注册资金,将卢氏县地税局在一公司30%的股份转至自己和两位局领导名下,后将股份卖了400万元,贪污自肥,马春波分得270万元。马春波在担任义马市和陕县地税局局长期间,也贪污受贿不止。涉案金额近300万元的马春波,也为此付出了被法院判刑17年的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