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93篇
中国共产党   90篇
中国政治   140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政府-一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是以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权宪法"学说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所创,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就考察了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利弊.  相似文献   
282.
王治涛 《党史文苑》2005,5(4):47-48
1956年,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毛泽东提出了警惕形成"党内贵族阶层"观点,并分析了"党内贵族"阶层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为了避免形成"党内贵族阶层",毛泽东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虽然这一思想演化的结果与"文革"有密切联系,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从整体上来肯定它.  相似文献   
283.
如果你喜欢享受静寂平和,剑桥就是天堂。这里,没有大都市的喧嚣,没有名利场的污浊,没有灯红酒绿中的颓废奢靡。每天,人们在这个洋溢着浓郁文化学术气氛的城市里,有条不紊地创造着生活,实现着价值。从剑桥走向英国社会,耳闻目睹的最深感受是:英国人是懂得享受生活的,看不到忙忙碌碌,看不到急功近利,祥和友好的笑容常挂脸庞,那语调优雅的英式英语更彰显他们的贵族气质和绅士风度。  相似文献   
284.
申林  姚仁权 《前沿》2008,(1):109-111
混合政体思想的基本内容是把不同政体的不同因素混合起来,借以实现政体的稳定和平衡。混合政体思想起源于古希腊,代表人物主要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波利比阿、西塞罗、阿奎那和马基雅维利等人。混合政体思想发展到近代后,逐步演变为分权制衡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哈林顿、洛克、孟德斯鸠、联邦党人、贡斯当等。  相似文献   
28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纪检监察机关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政府的专门监督机关 ,必须全面履行《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 ,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充分发挥保障和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执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按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具体地说 ,就是要着力提高以下五种能力。  一、着力提高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执政能力的最终体现和根本检验标准。纪检监察机关保障和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就要提高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286.
自近代以来,政体问题的争论一直是各派政治势力关注的焦点。在一场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较量中,共和主义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取得了胜利,并且成为此后中国政治发展中政体问题的惟一选择。但是,由于对共和的认识存在误解以及缺乏实行共和的基本条件,近代思想家尤其是辛亥革命所推崇的西方式的共和思想并没有真正在中国实现,而是在随后的政治发展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和转换。近代中国共和主义实践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国人对于共和在理解上的误区也成为共和主义遭遇挫折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对于共和与君主立宪的关系认识不清关于共和主义,…  相似文献   
287.
政治制度     
《团结》2010,(1):17-17
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狭义主要指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88.
政体与法治:一个思想史的检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爱国 《法学研究》2006,28(2):43-56
从思想史的角度,主要有三种法治与政体之间内在理论结构的范式:法治工具主义论、法治目的主义论和法治社会秩序论。法治工具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法治目的论则是人类社会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独特的现象。在非宪政的政体之下,法治工具主义与法治目的主义不能并存;而在宪政的政体下,法治工具主义与法治目的主义则可以并存。  相似文献   
289.
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价值观与西方确实有着诸多的不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将"权力"视为治国工具,而西方先人一开始就对权力充满戒心。本文分析了孟德斯鸠、魁奈等西方启蒙思想家和梁启超等对古代中国政体的认识,并引申出一个问题,即如何定义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中西不同的权力理念源于对人性认识的差异。先秦儒家认为"人性善",对贤人始终寄予希望;先秦法家则认为"人性恶",主张利用"人性",加强君主的权力。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则坚持以法治限制人性,制约权力。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权是一个畏惧、荣誉、品德兼而有之的"混合政体",中国的"传统法"是"礼与法"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290.
本文对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正义思想和政体思想进行了分析梳理,指出混合政体既是亚里士多德城邦正义思想的必然推论,也是亚里士多德对城邦现实政治生活进行深刻反思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