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93篇
中国共产党   90篇
中国政治   140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南风窗》2012,(21):48-49
当网球优美的弧线划过紫禁城上空,六百年欧洲贵族精神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东方光芒。水井坊,传承六百年中国美酒精神,为网球世界带来无与伦比的优雅醇芳。从历史到现代,从欧洲到中国,亘古不变的优雅精神,穿越历史,典藏永恒。  相似文献   
8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政体观念包含了最高治权在统治团体内部分享以及最高治权的制度化安排这两层含义,但不具备现代宪政意义上的保障主义内涵和根本法观念。因此,不宜将古典政体直接称作古典宪政。中国的宪政建设既需要现代宪政的保障主义内涵,也需要西方古典政体的共和内涵。  相似文献   
83.
有着千年之久的“法治”,语义纷呈。在近代,奠基于西方人文理性精神之上,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法治”理想深入人心,和宪政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法治在当今中国是最好的选择。中国的法治之路,必然深受传统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首先要扬弃传统文化中假“法治”行“人治”的工具论。要结合传统文化的有益部分,在借鉴吸收西方法治内涵和精髓,并努力营造“中国政体型法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84.
城市政治学研究的是在城市这一空间内权力在社会各阶层的分配状况。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关于谁掌控城市权力的争论促成了城市政治学的兴起;增长机器论探讨了政商联盟对城市权力结构的形塑,它的问世预示着城市政治学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阶段。早期的城市政体论仍处于过渡阶段,它主要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动态关系出发,把脉城市的权力结构;后期的城市政体论则从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角度,阐述了新型的作为生产模式的权力观,这也标志着城市政治学的发展进入了治理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85.
在当下的中国,英国贵族阿克顿勋爵的名言"Power tends to corrupt,and abso- lute power cor- rupts absolutely"几乎无人不晓,人们一般将其译为“权力使人腐败,而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但已故著名科学史家许良英先生并不赞成,他认为在原文中,  相似文献   
86.
20世纪70-80年代,墨西哥开启了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与政治上的民主化改革。然而,政治经济体制转轨后的墨西哥并未按照理想蓝图的规划发展演进。一方面,墨西哥民族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政党政治以及经济政策选择的变化又带来了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央地关系在局部处于紧绷对峙的状态,中央权力甚至无法向地方有效渗透。最终,改革过程中在族际关系、政体结构、社会治理三个维度上受挫,使得墨西哥的国家整合依然、甚至变得更加脆弱了。  相似文献   
87.
项焱 《法学家》2004,(2):145-151
罗马宪制对西方宪政的影响历来被法学界忽视.西方宪政理论的最早起源虽在希腊,但其制度的最早起源却在罗马.这种由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种成分混合而成的宪政体制,经过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直到共和国末期才最终定型.本文在对这三种成分及其发展的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罗马宪制至少在四个方面对西方宪政制度具有影响,即在实践中完善、法治、制衡和限权.  相似文献   
88.
法治转型是围绕社会转型进行的,中国第一次社会转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此相应,法治转型则是由贵族法治转为帝制法治。贵族法治的特质是别亲疏、殊贵贱、断于礼,也就是西周以降的礼治。“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立郡县”是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全部内容。这种转型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经济转型和政治转型。为适应社会的这种转型,先秦法家提出了“法治”理论。这种“法治”,与传统的礼治相对立,其特征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重心是治吏治官。这是秦汉以后中国法律制度的思想基础。秦汉以后的中华帝国法治主要是这种观念制度化的结果,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用“儒家思想法律化”来概括帝制中国的法治特征较“法律儒家化”为妥。  相似文献   
89.
<正>贵族是高贵的,因为他们心系不幸者,他们抗议并纠正社会不公。贵族与寡头之别就在于:前者维护社会正义,而后者只谋一己私利。在百度里搜"京城四少",出来的一个众所周知的词条是:"内地有不少  相似文献   
90.
马克思认同作为法律准绳的宪法权威性需要严格的修改程序作保障,同时宪法具有阶级性.从广义的政体概念看,马克思的宪法思想中包含着"议行合一"的政体观.这是马克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所体现的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