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可能选择的道路,各种事件必须流经的渠道,往往比能够想象到的更窄。贵州改革发展35年,经历了怎样的渠道流径,对今天有什么启示?我们在贵州的山与水之间眺望探寻,力图从现实出发,从贵州出发,从细节和故事中提出问题,通过具体个案在"高地""沟壑""平原"中发现历史留下的启示。进入记录和回望的条件,是那些发生在贵州改革发展征程上的奇峰挺秀、源远流长、峰回路转。这是对贵州改革进行观察的一次思想远行。希望通过客观、开放的  相似文献   
12.
史华慈(1926年—1999年)是研究毛泽东的海外著名专家之一,他和他的老师费正清被全世界公认为美国中共党史研究和毛泽东研究的开拓者,其对毛泽东的研究思路与范式被称为"史华慈模式"。史华慈关于毛泽东的研究著作将近十本,  相似文献   
13.
贾敏 《党政论坛》2012,(14):60-61
“知华派”1.0一代:费正清、鲍大可、傅高义大概没有人会质疑,费正清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为著名的中国研究学者。他一手创立的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后改名为“费正清中心”),仍然是当今世界最为活跃、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5,(2):34
20世纪30年代,费正清曾旅居中国,但那个时候他对中国共产党人了解不多,并且一直相信弱小的中共最终将会被国民党摧毁。1942年,费正清再次来到中国,并先后任职于美国战略情报局与驻华使馆。此次在华任职期间,他不仅跟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有了直接接触,同时也通过史沫特莱、谢伟思等人对延安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由此改变了对中共的看法,尤其是当时延安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运动,引起了费正清极大  相似文献   
15.
新书架     
《上海人大月刊》2013,(9):54-54
《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顾保孜/著钱嗣杰/摄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立体展现毛泽东非常岁月,深度解析大事件后果前因。聚焦历史长河还真貌,回溯变幻风云写春秋!此书时间跨度从1964至1969年。主要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最为动荡时期毛泽东的重大政治活动和个人生活。作者参阅大量史料,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在生动翔实地还原"文革"发生、发展整个过程的同时,也探究了动乱发生、发展的原委和过程。书中载入的一百余幅毛泽东"文革"岁月珍贵照片,  相似文献   
16.
柏杨先生曾以一本<丑陋的中国人>震惊海内外.实际上,在100多年来的对外开放和社会转型中,言说国人丑陋的并非柏杨先生一人,他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他属于集大成者之一.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千年皇权专制体制导致的官僚主义流弊甚深,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官本位意识、等级观念、顺民意识,自私保守,习惯人治,迷信天命,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思维,手脑分家,散漫,缺乏公民意识.费正清指出,2000多年来,孔孟之道主导地位造成的思想惯性根深蒂固.因此,中国人热衷于琢磨人,不善于琢磨事,治学一直以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而不是研究人如何征服自然,这种思维定式阻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多年前,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从空中俯瞰重庆时感叹:“一个极为不幸的人类居住地,一切东西都蒙着厚厚灰尘。”  相似文献   
18.
费正清1946年对国共两党历史命运的分析和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克利 《党的文献》2011,(2):125-127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费正清(1907—1991)曾研究中国问题60余年,撰写了不少有关中国问题的有影响的著作。1946年10月27日,他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来自中国心脏的挑战》,是为当时在美国影响很大的《中国惊雷》一书写的书评。该书同年1月由  相似文献   
19.
冷战时期,以费正清为代表的美国学术界以台湾作为研究中国的基地,而费正清也积极地介入两岸关系与台湾事务。费正清的"大陆—台湾"论述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亲共",中期的"反共",与后期的"两岸共治"。费正清多变的面孔反映了美国不同时期基于美国国家利益而做出的对中国两岸政策的调整,而台湾对费正清体系的反应则体现了冷战时期西方同盟内部中心与边缘地区的矛盾,以及两种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费芸 《红岩春秋》2014,(5):34-36
正白修德本名西奥多·H·怀特(Theodore Harold White),是出生在美国的犹太移民第二代,在哈佛大学念书时曾师从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抗战时期,白修德曾在重庆国民政府任宣传部顾问,也是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记者,采写了大量关于中国战场的报道,访问延安后写出影响巨大的名著《中国的惊雷》。在抗战期间所有驻华美国记者中,白修德被认为是最倾向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