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74篇
世界政治   1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1425篇
中国共产党   1083篇
中国政治   2097篇
政治理论   450篇
综合类   74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论政府信用建设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与支柱 ,是政府职能顺利实现的保障 ,它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政府信用也是党和政府形象的具体体现。为此 ,要强化政府信用道德建设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 ,为政府信用提供体制保障 ,政府管理手段要着重依靠法律 ,改进行政执法作风 ,规范行政执法 ,严惩行政腐败 ,建设廉洁政府 ,加快建立政府信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2.
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 ,政府信用是关键。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的政府信用危机 ,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此 ,必须进行政府信用的重构 ,使政府的行政手段从以政策为主转向以法律为主 ,加强对政府行政行为的拘束 ,加强信用制度立法 ,建立有效的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严惩行政腐败 ,重树政府威信  相似文献   
113.
入世后 ,金融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巨额资本的流动和游资冲击 ,更重要的是国内外经济与金融的互动日益显著。当前 ,在我国产业与金融的改革实践中 ,实施产融结合 ,必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体系 ,创新我国的联合产权制度 ,实现产业、货币和资本市场的对接 ,成功地构筑发达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14.
基于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也势在必行。在诸多的管理方法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缺口管理法。根据资产和负债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来确定相应的政策。同时面对入世,提出利率风险管理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5.
个人信用制度与个人信用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与个人信用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是存在如下问题:法律缺位,个人信用业的发展处于盲目之中;个人信用法律的制定思路存在一定偏差;个人信用数据的采集、数据真实性、个人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征信业的发展;个人信用中介机构的运作不规范;个人信用管理行业协会尚未建立,行业自律不够,执业规范不统一;政府在个人征信体系建立过程中亟待定位,个人信用环境亟待营造等。只有采取相应对策解决上述问题,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与个人信用法制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6.
论资本运营中的信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主观上的诚实和客观上对承诺的兑现而产生的信赖和好评之信用 ,是当前资本运营活动的基础。作为一种经济活动 ,资本运营有其自身的特性 ,而我国企业信用低、资本运营行为盲目 ,以及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立法缺陷 ,加上政府的不当干预等因素 ,特别是企业资本信用、企业行为信用和社会环境信用的不足 ,都影响了资本运营的正常发展。增加信用立法、重构企业信用、完善政府信用、加强司法信用是保障资本运营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7.
在当前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和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诚信问题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诚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重要范畴,正确认识和认真研究其思想内涵及现代价值,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一在我国传统伦理中,诚与信原是两个分立的德目。诚始见于《左传》和《周易》。《左传·文公十八年》载:“明允笃诚”。疏云:“诚,实也”。《易·文言》曰:“修辞立其诚”。疏云:“诚谓诚实”。思孟学派始创诚学。《孟子·离娄》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从而把诚提到了哲学本体的高度。按照思孟学派的思想,“不诚无物”,诚乃世界本原及其真实…  相似文献   
1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由于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制度建设的不健全,我国的信用现状令人堪忧。诚信危机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诚信原则的回归,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关键在于重构诚信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19.
政府信用失范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政府信用失范的现状政府信用贯穿于政府自身及其运作机制的全过程,良好的政府信用要求政府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科学地、负责任地行使行政权力,严格地履行自己应当承担的义务。在西方国家政府中,政府守信既是备受民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必须遵循的准则之一。我国是人民主权的国家,政府更应该讲求信用。但是,就目前情形而言,政府,尤其是部分基层政府的信用度与其肩负的职能和所承担的责任还很不相称。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不负责任的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是政府行政活动的起点,也是政府信用的核心。作为公共管理机关和…  相似文献   
120.
赵建英 《前进》2004,(5):28-29
市场经济拒绝非诚信行为关于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存在两种对立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诚信与市场经济风马牛不相及,市场经济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动机的经济,只要有利可图,市场主体就会不择手段,诚信原则必将遭到践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市场经济必定是诚信经济,因为诚信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基本机制,一个没有诚信机制的社会是不可能有真正市场经济的。自发的、一次性的市场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非一诚信行为。但是,市场的博弈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多次进行的交易过程,这种连续性就使得市场交易过程又是一个不断抑制和排斥非诚信行为的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