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77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14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九批指导性案例,七个案例中,有三个是国家赔偿案例。这是近年案例指导制度正式确立之后,国家赔偿案例首次入选指导性案例。编导案例42号朱红蔚申请无罪逮捕赔偿案本案是2010年国家赔偿法修订后,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的首例决定由赔偿义务机关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案件,也是首例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作为赔偿复议机关的案件。  相似文献   
62.
编辑在同审志判:实践中,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1条时,我们法院遇到这样的案例。某日,王某租用张某的三轮车运输玉米,雇佣李某装车。在运输途中,三轮车翻车,将坐在车上的李某摔伤。李某依雇佣法律关系将王某告上法庭,法院判决王某赔偿李某各种损失1万余元。双方服判。本案的特殊性在于王某是困难户,无能力履行判决确定的赔偿义务。而第三人有赔偿能力,是李某选择赔偿对象时发生了错误。在这种情况下,王某起  相似文献   
63.
2012年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国家赔偿案件立案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立案规定》),这一司法解释根据2010年修正的国家赔偿法,针对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的国家赔偿案件的立案审查机构及有关立案标准等问题予以统一规范。为正确理解和适用《立案规定》,现就有关问题做一介绍。《立案规定》的制定背景和起草过程人民法院在贯彻执行国家赔偿法的过程中,如何破解求偿难问题,如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国家请求权给予充分有效的救济,  相似文献   
64.
《司法业务文选》2012,(37):38-48
1.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8号公布3.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作如下修改:将第十九条第三项修改为:"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不追究刑事  相似文献   
65.
《司法业务文选》2012,(10):10-13
1.2012年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释〔2012〕1号3.自2012年2月15日起施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行使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保证人民法院及时、准确审查受理国家赔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现就人民法院国家赔偿案件立案工作规定如  相似文献   
66.
67.
读者来信 《读者》栏目: 2014年,我的侄子因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2015年1月22日,在判决书下达后的第二天,我的侄子突然被看守所释放.在回家的路上,他大呼“头好疼”.他告诉同车的父母,他多次被警察用电棍、胶皮棒殴打.1月24日,侄子在家中因头痛暴毙身亡,我家现等待法医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68.
黄金谜案     
13年中,围绕着被警方扣押的黄金,于润龙前后两次被捕,两次被判有罪,又两次被二审判无罪,他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于润龙是否有罪,他的黄金又去了哪里?扣押即使过了13年,至今回忆起案发时的情景,于润龙仍然不寒而栗。2002年9月21日,在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城外的一条公路上,于润龙被警察堵截,连人带车被押回了吉  相似文献   
69.
结合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和赔偿工作实际,检察机关应该加强和完善对法院赔偿委员会工作的法律监督,为此,笔者认为应当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理论基础方面。从中国司法改革和检察机关在中国法治进  相似文献   
70.
《国家赔偿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确认有本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被要求的机关不予确认的,赔偿请求人有公申诉”。此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义务机关对侵权行为给予赔偿的前提是司法机关对其在行使刑事诉讼法赋予的职权过程中存在错拘、错捕、错判以及违法事实的认可,在此基础上才能进入赔偿的实质性程序,否则不得行使向国家的求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