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13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工友》2009,(12):38-39
加班,对于不少劳动者,司空见惯。 但恰恰是如此常见的事情,现实生活中却频频引发争议。对于加班,你了解多少呢?单位让你延时工作,肯定属加班没错,可如果是你自愿“加班”,能得到单位的承认吗?恐怕很难说了吧,请看——  相似文献   
102.
《法庭内外》2011,(6):58-58
法官:我从2010年起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但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工作期间,我曾在双休日、节假日及平时多次加班,但公司没有支付过加班工资。两个月前,因公司无故突然将我辞退,我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加班费和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近日开庭仲裁时,因我觉得仲裁员偏向公司,便愤然离去,转而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却不予受理。请问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3.
小保信箱     
小时工是否要签书面劳动合同?小保:吴阿姨是一名专职小时工,长期为我们公司服务,工作内容是打扫卫生,工作时间一般都是每周两到四小时,工资是按时间算的,一月结一次。最近她突然跟我们提出要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她还说如果我们不跟她签劳动合同,就应当向她支付两倍工资。我们以前一直觉得请吴阿姨打扫  相似文献   
104.
【案例】: 2007年11月,上海某健身公司招聘兼职教练,李某被录用。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仅口头约定:劳动报酬按照课程计算,每节课1小时,报酬为100元。2009年6月,李某向公司反映,其课程安排比较分散,且课程之间等待时间比较长,造成他每周工作6天,每天在健身房内的实际时间超过8小时,应作全目制用工处理,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105.
<正>刘静是农一师电力公司中调所一名核算员,她深知,虽然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目前工作中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这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常说:女人要想做事,必须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刘静也不例外。丈夫是公司供热中心的副主任,经常加班,刚上二年级的儿子需要照顾,家离工作单位十几公里,中午又回不了家……这些对于她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为了充实自己,她经常顾不上回家,或者是回家  相似文献   
106.
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要做到,要求一般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班长’首先要做到。不久前结束的太原市委九届七次全会  相似文献   
107.
曾筝 《人事天地》2011,(9):35-35
被申请人某广告商行系个体工商户,经营者为陈某。申请人吴某称,其在被申请人处工作6年,从未休息,从未领取过一分劳动报酬,请求裁决被申请人支付其工资、加班工资合计72万多元。吴某某持有加盖被申请人公章的委托书称其系被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认可申请人吴某的陈述都是事实,愿意支付申请人劳动报酬,并请求仲裁委尽快结案。  相似文献   
108.
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往往动不动就让劳动者加班,而许多劳动者也认为既然公司有令,自然应当服从。其实,用人单位让劳动者加班,必须经过"四关",否则就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第一关:工会关【案例】2013年2月初,一家公司因订单激增,遂提出工作车间24小时开机,只要员工愿意,随时可以前往加班,加班工资按实际加班时间根据相关规定计算。一些员工为增加收入,便不顾身体极限,常常每天工作达12小时以上。公司工会发现后立即给予了制止。公司对此大惑不解:员工愿意,关你什么事?  相似文献   
109.
岑阳与丈夫吴刚是同事,从事园林养护工作。一天吴刚下班后,没经领导同意,便替换需要加班的岑阳给树木洒水。工作中,他不小心从洒水车上摔下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不久,因为不满"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岑阳将人社局告到了法院。法庭上,岑阳说,吴刚是公司正式员工,事故又是发生在工作岗位上,虽然他顶替我加班不妥当,但也不应该影响工伤认定。人社局代表说,吴刚不是在履行自己工作职责时受伤的,也没有事先征求单位领导的同意顶替他人工作,  相似文献   
110.
随着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因工作时间引发的加班工资纠纷在全国出现了井喷的状态。法官对工作时间认定标准的困惑导致不同法院对相同事实甚至是同一法院不同法官对相同事实作出不同认定的情况,折射出我国法律对工作时间认定标准规定的缺失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