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8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31篇
各国政治   237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3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7篇
法律   2434篇
中国共产党   752篇
中国政治   1870篇
政治理论   636篇
综合类   131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622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599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学界以及实务界多以为刑事起诉书之说理性应该得到重视并加强,然而,事实上该等观点却与起诉书一本主义背道而驰。因一本主义具有各种价值功能,譬如有助于法官公正审判、利于实现控辩双方的抗衡、贯彻直接和言词原则等,故其为刑事诉讼中形式与实体公正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具体到说理性与一本主义相背离的问题上,体现于前者助长了法官庭前预审并导致庭审流于形式,而这最终将使公正价值的偏离。  相似文献   
82.
社会危害性在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地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利敏  韩啸 《河北法学》2005,23(1):153-157
目前在刑法学界存在着社会危害性理论备受指责的现象,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应将社会危害性逐出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这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运用立体动态思维的方式正确分析犯罪概念、犯罪构成与罪刑法定主义的关系,不但要保留社会危害性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将其明确作为一个独立的犯罪成立的条件,这样才是对传统犯罪构成理论批判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3.
民事诉讼协同主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福华 《现代法学》2006,28(6):137-145
民事诉讼协同主义,是由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和法院的阐明权(义务)等一系列诉讼义务构成的理想化的诉讼图景。协同主义的基础条件是民事诉讼制度的社会化、福利化,通过适当扩大法院职权,修正、补充辩论主义。协同主义并非是一种独立的诉讼模式,而是协调各方诉讼行为的一种诉讼理想,其作用在于协调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整体关系。在我国构建协同主义,必须兼顾其周边制度要素。  相似文献   
84.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相对中东的“激进”或“原教旨主义”,印尼的伊斯兰教一直被认为是“稳健”的,但近年来相关的冲突和恐怖事件不断发生。日本平凡社2004年8月出版了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见市建题为《印度尼西亚伊斯兰主  相似文献   
85.
《天津支部生活》2006,(7):29-29
熊文钊、张伟最近在《瞭望新闻周刊》上发表论文指出:当前我国呈现出的国家政策部门化倾向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所谓国家政策部门化,主要是指个别行政部门利用法定职权和所掌握的国家立法资源,在起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时过于强调本部门的权力而弱化相应的责任;制定部门规章、编制行业规划、实施宏观政策时,偏离了整体的国家政策方针和公共利益,力图通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来巩固和扩大本部门的各种职权以及本部门、相关企业、相关个人的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86.
吕昊 《中国司法鉴定》2007,(2):47-48,51
司法鉴定的启动是司法鉴定工作的开始,它属于举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并影响到司法鉴定制度的正常运转和司法公正原则的贯彻。本文从司法伦理的角度对司法鉴定启动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如何完善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制度背后的更为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87.
李拥军 《法律科学》2007,25(1):25-31
我国当代的性犯罪立法中还残留着许多男权主义的印记,具体表现为:受男主女从的文化影响,把强奸罪的实行主体限定为男子,受害人限定为女子;受生殖文化的影响,将强奸中性交的概念定义为男女生殖器的媾合;由于将强奸视为对男人权利的侵犯,因而对其引起的纠纷由国家垄断处理权.现行立法与社会现实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立足中国现实,借鉴西方经验,改革我国现行的性犯罪立法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8.
《天坛宪草》中国会与立法权力优越过度的国家权力配置具体表现为:超强的国会和立法权力;受到严格制约的总统和国务院以及行政权力;漂移的法院和司法权力;纵向的国家权力配置阙失;法律工具主义隐身于权力之争。国会与立法权力优越过度的配置模式与法律工具主义的缺陷成为招致宪法草案胎死腹中之命运的一个关键因素和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89.
杨威 《唯实》2006,(7):11-14
传统的身份是等级制的产物。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人们的认同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以往的“主义认同”转变为“身份认同”,身份的含义、意义和外在表现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现代性的情境中,身份意味着对人的社会存在的一种本体论定位,成为个体生存的寓所、依据和归属。于是,身份已不再是等级性的差别,而只是个体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90.
基欧汉的世界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相互依赖、国际制度和全球治理这三大研究议题上。这些议题逐步扩展而来,相互之间逻辑关联紧密:相互依赖是制度运行的环境与国际合作的前提,国际制度建设是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的主要途径,全球治理是理论的最新方向甚或最终目的。对于现实主义这个主要参照系和论辩对象,基欧汉的态度经历了从严重质疑、局部吸收到试图再度超越的转变过程。基欧汉自称“启蒙之子”,其理论虽然杂糅了多种成分,但价值取向与精神实质仍属自由主义的范畴,这在冷战后更为明显。基欧汉的制度主义或所谓“复杂的自由主义”具有较大的兼容性,虽不免遭到理论立场更为鲜明的传统自由—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左右夹攻,却较为贴近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现实的多样性。其根本缺陷是以发达国家和跨国资本利益为关照对象,规避了制度霸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