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9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6篇
法律   183篇
中国共产党   203篇
中国政治   470篇
政治理论   106篇
综合类   17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玉主 《当代亚太》2006,81(7):38-47
本文结合东盟前期(1967~1992)的冷战背景以及东盟在经济上对美、日等西方国家的依赖,从利益交换的角度对东盟的区域合作进行了分析,认为东盟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合作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都是对外部影响的妥协,是可以从东盟寻求自身利益的角度给以解释的,即这些合作是为了与外部进行利益交换。  相似文献   
72.
随着区域合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发展,对于区域合作的研究再度升温.不管是在亚洲出现的"东盟模式"还是"东亚模式",人们一向是以"欧洲经验"为出发点的.欧洲的经验表明,欧洲一体化是以德法和解为前提的.欧洲一体化从它的酝酿、初创到后来的发展,始终是建立在德法和解和合作的基础之上.而德法轴心的基础就在于两国共同的目标,即建立一体化的强大欧洲.  相似文献   
73.
近两年来,东盟是亚太地区的热点之一,从内部外部双管齐下,扩大各方、各领域合作。东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展顺利,有关国家与东盟间各种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与实施逐步展开。首届东亚峰会举行,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合作步入机制化阶段。作为一个区域性组织,东  相似文献   
74.
《南亚东南亚研究》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2008年9月批准,由《东南亚》(季刊,1983年创刊)更名为《东南亚南亚研究》,2018年更名为《南亚东南亚研究》,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举凡有关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区域合作、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等相关学术理论研究文章、学术动态、书评等稿件,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75.
国际海缆是国家间信息与技术流通的支柱性基础设施,全球数字互联需求的上升催生了国际海缆的新建热潮,中国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海缆产业机遇期。与此同时,新建海缆项目因其信息通信设施的特殊敏感性,频频与登陆地的国家安全判断错综交织,已经导致且或将引发更多的国家间摩擦。近年来,中国企业为此频频陷于被动。关于国际海缆的基本技术、法律知识和发展史表明,在铺设国际海缆过程中,因安全原因,国际海缆的的所有权、施工方被过度关注,但国家登陆权审批规制和海缆路线布局的多样化更需要重视。国际海缆建设不仅是企业技术领域内的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中国政府需要全面有力地介入,才能实现国际海缆的优质布局,强健通信及所有相关产业的发展根基。  相似文献   
76.
中亚国家独立近30年来,中国的中亚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之间的明显脱节。近年来兴起的比较区域研究或许是提高中亚研究学理水平的有效路径。比较区域研究包括区域内比较、区域间比较、跨区域比较三种比较方式。中亚五国相似的国家发展历程,为开展区域内比较提供了机遇;中亚地区与高加索地区同属一个地区安全复合体且面临相似的地区结构环境,它们是开展地区间比较的理想案例;中亚地区与中东地区均发生过"颜色革命",且这两个地区伊斯兰文化均具有较大的影响,这为跨区域比较提供了条件。采用比较区域研究可拓展中亚研究的研究领域,推进中亚研究与政治学等学科之间的学术对话。  相似文献   
7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当代中国凝聚社会共识,参与全球治理的文化名片,建构、翻译与传播具有丰富内涵以及高理解度的核心价值话语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理论话语的建构、翻译与传播是其跨语际实践的三个有机步骤,三者之间虽有时间上的先后之分,但并非构成简单的线性序列。包括核心价值观在内的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有效传播需要将翻译视为利用另一种语言对源语概念进行跨语阐释的实践活动,其结果有助于我们跨越汉语从另一种视角重新审视并界定我们的源话语,从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话语建构。此外,还需要根据受众的反馈来调整源话语的表述方式,从而使建构、翻译以及传播构成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闭环。这种动态的跨语际话语实践观有助于我们获得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的翻译与传播问题,以期为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8.
79.
为实现交通监测具象化、研判分析常态化、协同指挥一体化、执法监督全程化以及信息服务多样化,南京交警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建设“情指勤”一体化、数据整合共享的大数据支撑平台,提出跨多源数据、跨多业务板块的智能化研判体系,搭建一体化信息服务与发布平台,并综合利用各项新技术深层次挖潜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交通流运行规律,进行精细化立体管控,构建智慧交管新生态。  相似文献   
80.
积极呼吁,推动建立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 “京津冀晋蒙区域经济合作”,是五地政协提出的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谋划。要使区域经济合作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步”,除了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外,还需要五地政府的共同努力。目前,受行政体制等因素制约,五地之间还未真正建立起合作共赢的有效机制。应积极呼吁,着力推动五地成立一个各方参加、运行有效的协调机构。这个机构应当有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协调职能,以寻求区域共同利益的实现途径.引导推动五地企业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