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65篇
工人农民   99篇
世界政治   2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6篇
法律   1037篇
中国共产党   3019篇
中国政治   2844篇
政治理论   1477篇
综合类   2612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428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403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1279篇
  2013年   1163篇
  2012年   1069篇
  2011年   953篇
  2010年   930篇
  2009年   684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当今学术界对我国是否采用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行政体制争论不休。构建与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目标相一致、与政府的执政理念相吻合的人本官僚制则是路径之一。因此要吸取理性官僚制的适时要素,健全行政组织体制,并在官僚制建设的同时增加人本要素,建立人本官僚制。  相似文献   
72.
现代中国实现法治的路径研究很大程度是研究乡村社会的法治实现路径。论文从乡村社会的一个案例说起,通过这一案例展现了乡村法官在具体的裁判执行过程中,如何协调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引介了国家正义与乡土正义的概念,详述了法官解决乡村纠纷的过程和实现法治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73.
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是新形势下推进检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历史的、实证的、法理的以及比较的角度分析了检察权设置的法理基础,进一步明确了检察改革的基本思路、目标设计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4.
不同经济转型国家的政府在推动本国制度转型中的作用大不相同,学界对各种政府作用模式的研究尚不够深入,而且褒贬不一、解释各异。本文着重从路径依赖的角度分析中俄两国政府在转型经济中的行为方式、背景和效果,强调必须重视经济转型的演进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5.
据保守估计,2000亿~2500亿规模的银行贷款,压得高校喘不过气来,“负债经营”已经成为中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所谓自由之精神、学术独立之操守、大师之风范。倒鲜见提及了。最严重的情形下,高校资不抵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在财务意义上,这样的大学已经破产了。  相似文献   
7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乡交流日益频密,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活动能量,他们在给城市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青年农民工的越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体制结构及群体心理这两个纬度对青年农民工的越轨心理进行路径分析,并希冀能够给城市管理体制的改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7.
薄茹 《北京观察》2006,(11):4-7
金秋十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这是一次凝聚人心引领未来的会议。从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相似文献   
78.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理论定位、特质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阶段跨越性、历史传承性、人文关怀性以及超越时空性等特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支撑,以生态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健全社会参与机制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79.
理论文萃     
《新长征》2007,(4):32-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加强党内舆论监督的路径选择;公共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观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80.
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要求,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武陵山区拥有生态经济优势,生态文明建设既有优越条件,又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要形成共识,明确思路,加强合作,实施生态带动战略,努力打造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领先、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武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