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73篇
工人农民   48篇
世界政治   1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3篇
法律   1355篇
中国共产党   410篇
中国政治   1088篇
政治理论   208篇
综合类   61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来信     
《南风窗》2012,(25):12-12
笔者家住县城,2011年大学毕业,与同龄朋友一起到了找工作的时候,考录公务员自然是不错的选择,但能挤进公务员队伍的毕竟是少数。通过聊天得知,通过公务员招录进入各局工作的只是极少数,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以其他各种编制形式在局里上班。有自收自支的,有合同制的,有借调到该局的,也有大量的临时工等等。这"极少数"与"很大一部分"恰如文中谈及的"公务员的缺编与超编"。有的局里,真正有公务员身份,是财政指标的仅有几个人,这几个人一般  相似文献   
172.
民间组织     
《南风窗》2012,(23):20-20
技术助推公益《中国青年报》报道,"技术公益"近日首次在"2012中国计算机大会"上得到介绍。公益软件"帮孩子回家"可以将现场手机照片与全国丢失儿童照片库比对,并迅速返回人像识别结果;"万家团圆计划"则利用学校和工厂的已有网络,将计算机改制成操作十分简单的视频通话机来"突破互联网的最后100米",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视频聊天和留  相似文献   
173.
用户需求识别是基于用户体验优化政府网站,建设服务型网上政府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电子政务需求识别方法为基础,初步提出政府网站用户需求识别框架。该框架从用户对象主体、主体行为过程、行为主体关注内容三个方面分析用户行为,判断用户需求满足情况,识别用户的公共需求。这套分析框架在成都市政府网站进行了应用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4.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藏赴俄华工名像手本(中文、俄文),其内容不仅包括华工的身份信息、出入境签注,还附有俄国雇用中国人的规定,作用和性质与劳务身份证明、护照相似,是研究俄国华工历史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5.
柴盈 《法制与社会》2015,(7):273-274
《红楼梦》不仅是一本文学巨作,更是一本涉法作品.通过法律视觉看《红楼梦》,无疑看到了清代法律的方方面面,甚至从人物的言语行动中,以法律角度来解析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复杂立体.这就是文学与法律的交融,互相印证,而不是毫无关系的.清代继承有身份继承和财产继承,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身份继承自然是与她们无关,而财产继承,自唐代就有规定.在清代财产继承的顺序,如果没有命继嗣子,女性是可以继承的,因而,林黛玉是有林家财产的权利的.  相似文献   
176.
《求实》2014,(10)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作为公共领域在虚拟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强化了公众获知信息和彼此联系的能力,成为公民沟通对话的公共空间和社会行动的建设性场域。文化公民身份从外延、内涵和深度三个层面对传统公民身份进行了修正,以超越民族国家局限的多层框架容纳包括公民身份实质维度和积极公民身份观在内的多元理念,将文化、符号、参与、认同等要素融合到公民身份体系内,为公共沟通和对话提供一种共同话语体系。社会认同建构是个体社会身份确证、心理情感归属以及观念与行为互动的过程,它通过文化公民身份这一纽带在抗拒性、规划性和合法性三种认同方式中的转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7.
"两高"司法解释对刑讯的界定未包括精神刑讯,与联合国《反酷刑公约》对酷刑的定义相比存在差异。刑讯的识别应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是采用的手段或方法,二是对嫌疑人造成损害的程度。构成刑讯的手段要件有肉刑、变相肉刑及精神折磨。对嫌疑人造成损害的程度应注意把握以下方面:第一,由于构成刑讯的疼痛或痛苦需要达到"剧烈"程度,因而,行为手段应具有一定的严重性。第二,在判断行为手段造成疼痛或痛苦的程度时,应避免"一刀切"。第三,在运用经验法则和常识进行判断出现困难时,应当聘请专家介入并以医学、心理学标准进行评判。就结果而言,如果讯问手段对嫌疑人造成了身体或精神上的实质性伤害,则应倾向于认定刑讯。在刑讯与酷刑、不人道及有辱人格待遇关系上,基于获取供述的目的,我国意义上的刑讯除当然包括酷刑外,将不人道及有辱人格待遇纳入刑讯范围也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178.
卢灿 《法治与社会》2016,(11):32-33
代表“失真”的问题由来已久.过来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企业老总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身份当选代表的现象并不鲜见.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县级的书记、县长,在省地级市人大代表中,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可以作为农民统计,从而造成代表结构失衡、代表身份“失真”,以致真正来自基层的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很少,而各级各类官员、国有私营企业老板居多,理应成为普罗大众民主盛宴的人代会,却成了权贵的政治狂欢.  相似文献   
179.
国有企业职工因为改制而改变原国有身份该不该得到经济补偿?原国有企业职工因为改制而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该不该得到经济补偿?用于职工身份置换的经济补偿金被改制后的非国有企业使用是有偿还是无偿?这三个问题,一直困扰了陈铁山等人10年。  相似文献   
180.
《公安研究》2014,(4):63-63
姚劲松在《江淮论坛》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塑造现代社会自觉公民,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又是中国现代化的目的。新闻传媒作为象征性社会情境的主要构筑者,为现代社会公民身份的建构提供了基本框架,可在培育公民权利意识、建构公民身份认同、培养公民参与能力中发挥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