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47篇
各国政治   100篇
工人农民   106篇
世界政治   29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9篇
法律   1330篇
中国共产党   3602篇
中国政治   3657篇
政治理论   1663篇
综合类   2954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512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1469篇
  2013年   1441篇
  2012年   1257篇
  2011年   1205篇
  2010年   1099篇
  2009年   868篇
  2008年   769篇
  2007年   578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据保守估计,2000亿~2500亿规模的银行贷款,压得高校喘不过气来,“负债经营”已经成为中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所谓自由之精神、学术独立之操守、大师之风范。倒鲜见提及了。最严重的情形下,高校资不抵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在财务意义上,这样的大学已经破产了。  相似文献   
9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乡交流日益频密,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活动能量,他们在给城市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青年农民工的越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体制结构及群体心理这两个纬度对青年农民工的越轨心理进行路径分析,并希冀能够给城市管理体制的改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3.
薄茹 《北京观察》2006,(11):4-7
金秋十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这是一次凝聚人心引领未来的会议。从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相似文献   
94.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理论定位、特质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阶段跨越性、历史传承性、人文关怀性以及超越时空性等特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支撑,以生态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健全社会参与机制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95.
文章对近代以来中国三次文化选择作了历史考察,分析了三次选择的得失成败及其相互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说明三次选择继承中有超越,突破中有创新,而第三次选择是处在更为有利的条件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成熟的心态,以更大的气魄进行的,因而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96.
理论文萃     
《新长征》2007,(4):32-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加强党内舆论监督的路径选择;公共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观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97.
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要求,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武陵山区拥有生态经济优势,生态文明建设既有优越条件,又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要形成共识,明确思路,加强合作,实施生态带动战略,努力打造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领先、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武陵。  相似文献   
98.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本源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人权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权产生的基础和根据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地阐述了人权产生的基础、根据等基本问题,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权本源观。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本源观克服了近代资产阶级人权本源观的重大缺陷,是科学的人权本源观。深入地研究,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本源观,不仅有助我们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的人权问题,而且有助于我们认清西方自由主义人权的实质谬误,有效地应对它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减少它对我国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
<正> 改造古老的中国,把中世纪的中国建设成为近代化国家,这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事业。四十年的革命生涯,每一步都留下他为此而奋斗的鲜明足迹。法律近代化是国家近代化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近代化这一系统工程中的关键工程。  相似文献   
100.
彭水明  张驰 《法人》2005,(8):64-66
在郑元豹的思维中,人民电器的发展路径归根结底在于快速而有效地资源整合这一外部交易型战略与郑元豹交流起来有点费劲,出生在浙江乐清的他,乡音有点重,但这丝毫掩盖不了他谈笑中进发出来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让郑元豹独特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由此,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他所掌舵的“人民电器集团”,在短短的几年内成长为国内低压电器生产企业巨头的真正原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