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47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417篇
各国政治   805篇
工人农民   482篇
世界政治   26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59篇
法律   4814篇
中国共产党   23105篇
中国政治   20832篇
政治理论   9191篇
综合类   10604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667篇
  2022年   735篇
  2021年   981篇
  2020年   1199篇
  2019年   957篇
  2018年   454篇
  2017年   923篇
  2016年   1269篇
  2015年   2505篇
  2014年   6003篇
  2013年   5007篇
  2012年   5888篇
  2011年   5806篇
  2010年   5968篇
  2009年   6061篇
  2008年   6382篇
  2007年   4298篇
  2006年   3899篇
  2005年   3026篇
  2004年   2898篇
  2003年   2759篇
  2002年   2338篇
  2001年   2004篇
  2000年   2184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网络等催生了全球化,使得世界联系日益加强和紧密。这种全球化的浪潮同时也席卷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一方面,不仅在客观上对民族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特别是经济规则、政治规则造成了消解,使得社会方式与规则在全球走向融合;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理念等主观意义上的东西悄然变化。现代对传统的消解,全球对本土的侵蚀,二者合二为一,同时对社会发生作用。造使得谋求人类发展及建构人类生产规则、生活规则、行为规则的政治也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反应。本文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应当站在全球视野和思维的高度上,民族国家的政治妥协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92.
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处于我们党领导链的末端.直接深入到老百姓中间.是党和普通大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执政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着老百姓对我们党的认识程度和信任程度。他们战斗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承担着琐碎和繁重的任务,小到家庭纠纷,大到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他们无不事必躬亲,亲历亲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尤其是自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农村以民主选举为切入点.认真宣传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紧紧围绕“四个民主”、“三个自我”的内容,大力推行村民自治.村干部素质逐渐提高,村民自治意识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村民自治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94.
作为一级党委,如何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和改善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全力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厚的人治传统而法治传统相对缺少的国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党的十五大提了出来,并在宪法修正案中予以确定,终于使我国在法治的轨道上大大地迈进了一步。但是,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996.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性建设,也是党领导下政权建设的长期任务。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集中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负有重大责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胡锦涛同志提出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民主法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998.
《公民与法治》2005,(11):1-1
今年5月26日,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三项原则:一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三是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是50年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政治原则。  相似文献   
99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个进程中,作为执政党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秉承和践行什么样的权力观,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夯基固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所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00.
孙杰 《党史文苑》2007,42(5):68-7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是否能健康成长又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优劣.在和谐理念视域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面临的问题以及辩证关系和现实意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