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98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179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3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和一些重大案件引起了中国体制内司法专家有关违宪审查的请求 ,这是法治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考察现代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依据与发展经验 ,包括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发展 ,可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违宪审查制度有必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制度化、程序化和司法化 ,这是维护宪法权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2.
伴随司法之社会控制功能的增长以及合宪性控制机制的深度发展,在很多国家,“最高法院违宪审查”作为一术语在法律制度的概念范畴中逐渐占据一席之地,“宪法法院违宪审查”也作为一项专门宪政制度在诸多国家得到了良好践行。本文以最高法院与宪法法院的违宪审查为主线,从历史、制度与理念层面比较探讨这一问题,并分析我国的违宪审查问题,以求为建构我国合宪性控制机制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与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73.
174.
本文从贵阳市发生的一起受虐妇女杀夫命案量刑畸重的立场出发,首先研讨了引发此类受虐妇女杀人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及其相关近因,进而指出:根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此类受虐妇女杀人并不是一般性的死罪,也不应该判处死缓。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立法上可以考虑在刑法总则增设特定的期待可能性而启动的"阻却责任事由"或"减轻责任事由"。据此,依法可以免除或者减轻此类受虐妇女杀夫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5.
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宪法的有效实施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我国的违宪审查体制亟待完善。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宪法监督体 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又从四个方面解释了我国现行违宪审查制度何以如此脆弱的原因。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关键在于改革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独立的宪法委员会的审查模式可以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所兼容,是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最佳选择。本文提出了设立独立的宪法委员会,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监督与宪法委员会的专门监督结合起来,实行以宪法委员会为主的违宪审查体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6.
李一达 《西部法苑》2003,(11):64-64
  相似文献   
177.
高中 《行政与法》2002,(9):29-31
地方政府的立法权问题在近两年一直是行政法学、法理学领域争论的焦点。对地方政府规章性质唯有将其放在中国现行立法框架中,从近现代法治理论及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宪政制度的视角方能予以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178.
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设立及其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人大常委会并不是和人大制度同时诞生,它是改革开放后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产物,它的设立使地方人大成为更有权威的人民权力机关。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宪法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能,但应对监督的范围和方式予以明确规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应包括"违宪监督",对"两院"行使监督权时以不干涉司法独立为限。  相似文献   
179.
江国华 《法学论坛》2002,17(4):28-33
从宪政的意义上而言 ,法治的本质是宪治 ,即宪法之治 ,而宪治的核心则在于宪法诉讼 ;因为宪法诉讼制度是宪法自身的“免疫”系统 ,没有明确的宪法诉讼机制 ,宪法就无以抵御各种外来侵袭 ,违宪之法律和行为就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制裁 ,违宪责任就无从追究 ;这样 ,宪法对于政府及其权力运作的规约能力势必阙如 ,而一部对政府没有现实规约能力的“宪法”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因此说 ,法治的精义在于宪法诉讼 ,没有宪法诉讼 ,就没有法治。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