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3篇
  免费   10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29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304篇
政治理论   85篇
综合类   66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信用证诈骗罪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证诈骗罪是我国修订刑法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新型犯罪,近年来发案率较高,危害巨大,司法机关在法律适用上存在不少疑难急议问题.本文对信用证诈骗罪犯罪的构成和认定中的若干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42.
在法治社会的今天,正当防卫制度已经形成较为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较为完备的立法和司法基础,内含相互协调的多元的法律价值追求。但是,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在整体构建上还存在法律价值缺失的问题,值得关注。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揭示准确界定正当防卫的重要价值。认为只有依据客观事实,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准确认定案件性质才符合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43.
我国刑法中的社会危害性概念相当于欧陆日本刑法中的实质的违法性的概念。社会危害性应当属于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 ,这是由责任的本质决定的。社会危害性认识是故意和过失的分水岭。虽然犯罪故意要求认识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但并不需要该认识要达到系“社会危害性”的程度。在与事实认识的关系上 ,事实认识是社会危害性认识的前提 ;在与形式的违法性即刑事违法性认识的关系上 ,存在着形式违法性认识的欠缺阻却社会危害性认识的情况。  相似文献   
44.
实现法治需要的条件是多方位的,实现行政法治亦同样如此。经济的丰富发达、民主的广泛享有,“精神和制度方面大胆、务实而睿智的启蒙、借鉴和移植”都是其宏观性条件。正因为如此,应对行政法治的构成要件进行结构分析,从而为实现行政法治提供理论基础、创造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45.
贷款诈骗罪是金融诈骗犯罪中发案率较高的一种犯罪。鉴于目前学界存在一种对将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贷款诈骗罪犯罪构成要件的质疑,作者将其作为本文探讨的原点,山此出发,还针对实践中单位贷款诈骗的数种情形,提出对单位骗取贷款行为的相应对策,以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46.
关于污染环境罪中“严重污染环境”这一要件的认定,有以下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一,对不同业主共同排污的案件应当如何处理?例如,同一车间的两套以上生产设备(如两个以上转鼓、电镀槽)分属两个以上业主所有,但共用一个外排口。不能证明其中一套生产设备的排污行为造成了严重污染环境的结果,但能证明两套生产设备的排污行为造成了严重污染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新《合同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本文剖析了两大法系表见代理制度与我国表见代理制度的异同,结合法学界不同观点对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对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完善我国的民事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48.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奸淫幼女构成犯罪的,应定为强奸罪;奸淫幼女既遂的认定标准应采取"插入说";奸淫幼女构成犯罪应以明知奸淫的对象是幼女为要件。刑法有必要增设独立的奸淫幼女罪。  相似文献   
49.
论善意取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善意取得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 ,其目的在于保障交易安全 ,维护交易秩序。善意取得的适用要求转让人必须是对该财产无处分权的占有人 ;受让人取得财产时是善意、有偿取得 ,且也实际占有该财产 ;该财产必须是法律允许流通的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使原所有权人丧失该财产的所有权 ,其损失只能请求转让人予以赔偿 ,受让人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50.
马慧珍 《前沿》2005,(9):129-130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构成须同时具备有法定违法行为、有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有主观过错等四个要件。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实践中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