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5篇
  免费   10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930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304篇
政治理论   85篇
综合类   6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职务侵占罪是从侵占罪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罪名。本文从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等方面对其构成要件进行研究,并对司法实务中存在的一些争议和疑难点予以分析。这些方面观点林立、分歧较大,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刑法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实践的开展。  相似文献   
892.
善意取得制度旨在维护交易安全,这一制度设计契合了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相关制度适用问题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由来已久。然而,善意取得制度的相关规定散见于单行法律和司法解释之中,使得审判实践中对其构成要件理解各异.具体适用尺度不一,损及法律的可预见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893.
自20世纪后期以来,我国个人计算机开始大量普及,以网络为介质的虚拟财产开始大量出现。2003年,我国出现了关于虚拟财产的第一起诉讼案件,即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审理的"红月案";2008年,深圳市南山区又对盗窃QQ号码一案做出了判决。短短几年,虚拟财产案件已经从普通的民事纠纷升级到刑事犯罪,但是我国的刑事立法还没有明确保护虚拟财产。本文从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入手,对刑法是否应当对虚拟财产给以保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94.
杨燮蛟 《法制与社会》2010,(4):20-21,25
刑法理论中的不纯正不作为犯其构成要件由于缺乏规范的明示,使得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认定一直是刑法理论的一个困惑。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构成要件特殊性的分析,以揭示对作为义务的限定是完成其构成要件补充的核心要素,并提出从作为义务的形式来源和实质根据两方面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处罚范围进行充分的限定。  相似文献   
895.
被害人过错行为的成立要件包括主体为被害人、主观具有过错、客观上实施了过错行为、过错行为与犯罪结果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等;实践中被害人的过错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被害人的过错行为可分为罪错行为、重大过错和一般过错行为。被害人过错的程度不同,其刑法意义也不相同;借鉴国外立法,应将被害人过错行为酌定情节法定化。  相似文献   
896.
当前,虚假诉讼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司法秩序,损害了司法权威。虚假诉讼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由于我国刑法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理论界和实务界意见不一,但无论是以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还是妨害作证罪来处罚虚假诉讼行为,都会产生难以避免的矛盾。长远来看,我国应该通过立法将虚假诉讼行为犯罪化,明确设立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897.
本文对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做了简要的分析,比较了传统的四要件理论和新兴的三阶层体系,意在强调四要件理论对中国司法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也阐述了三阶层体系的部分可借鉴之处,而不是全盘照搬。本文从介绍理论的特征入手,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学术界最新观点为主,并适当阐述作者的态度,希望能为我国四要件理论的繁荣和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98.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该犯罪构成客观要件要素;在“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认定上,只要受贿人收受了请托人财物,受影响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已经实施了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不论谋取的利益是否实现,均可构成该罪;该罪中的“不正当利益”包括其本身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也包括除行贿手段之外在其他程序上违法而取得的利益。  相似文献   
899.
韩国主观主义犯罪论之下的犯罪故意论是形式性的.这一形式性的犯罪故意论与形式的犯罪体系相辅相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相比之下,我国客观主义犯罪论之下的犯罪故意制度和理论是实质性的.而且其犯罪故意制度和理论中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弊端,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900.
蔡君 《法制与社会》2010,(12):294-294
鉴于受贿罪已成为当前官员腐败的主要罪名,本文对有关受贿罪的现行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受贿罪应重新认识,应以受贿罪所保护的利益是否受到危害以及所受危害的程度来确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罪行的轻重,而受贿罪所保护的利益应该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