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26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高和全 《黄埔》2010,(4):29-30
我的祖父高吉人(1902—1979),陕西靖边县王渠则镇油房洼人。黄埔四期,曾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副司令官等职。他自幼聪明好学,胸怀大志。1920年考入榆林中学,就读期间与刘志丹、李子洲、高岗等人频繁接触。1924年毕业后即赴安边地方民团团部任教育副官。  相似文献   
32.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连长,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但是,他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普通,任连长近4年来,所带连队1次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3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3次被师团评为“先进基层连队”。个人1次荣立三等功,年年被评为“优秀连长”、“优秀教练员”,他——就是北京军区驻塞外某团二连连长、优秀共产党员曹立锋。  相似文献   
33.
好人丁新民     
田培良 《实践》2009,(5):42-44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把世上的人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好人,一种是坏人。什么样的人算好人呢?在我们眼里,好人就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的人。本书的主人公丁新民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题记  相似文献   
34.
烽火南抚     
宋炳宪 《黄埔》2011,(3):34-35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适应盟军需要,我国把浙江衢州机场扩建为大型机场,使其可以承受盟军飞机的起降。这引起了日寇极度的不安,企图拔除衢州机场。日军畑俊六大将动用了7万兵力,另加伪军3万,飞机150架,坦克100多辆,分别从杭州、南昌相向进犯,妄图彻底摧毁衢州机场,消灭我三战区主力,打通浙赣线和福建沿海通道,霸占我国东南沿海的大片国土。赣东的"南抚战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拉开了战幕。  相似文献   
35.
十年前,我在部队当兵时,写了一篇小散文,被连长大加赞赏。在全连大会上,连长念了这篇小文,念毕,连长竖着大拇指感叹:“好文章啊,我们连一定能出一位作家!”这句话让中专毕业的我深受鼓舞,对自己会成为作家更是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36.
在三师四十五团这片土地上,数万名建设精英灿如群星,他们中间有一个人如同一棵深情的红柳装点在大漠边沿,把这块土地打扮得多姿多彩,她就是二十一连连长何国珍,这也是三师农牧团场中少有的女连长。何国珍,1980年来到新疆,在四十五团高中毕业后,就到轧花厂、畜牧公司打零工,一个女人养猪、杀猪,成为四十五团人人皆知的"养猪大王",艰苦的生活练就她不服输的性格。  相似文献   
37.
济南军区某部"红一连"是毛泽东同志亲手创建的我军第一个党支部,开创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他在连队亲自发展了6名党员。这个连队战功卓著,闻名全军。连队第43任连长楚科纬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国防生,他放弃保送读研和进总部机关的机会,铆足了劲在连队摸爬滚打,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带兵人。2011年7月9日,胡锦涛同志亲切接见了"红一连"全体官兵,当得知楚科纬是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38.
3月1日,在拥挤的金华到上海的T100列车上,有数名身披鲜红绶带的武警战士特别引人注目,不少好奇的旅客还走近他们,把绶带上的“学雷锋标兵”字样仔细看个究竟。他们从金华出发,一路站到上海,官兵们一刻也不休息,或帮助乘务员倒开水,或拿起扫帚清理垃圾。此行,他们除了像雷锋同志一样,“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看望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雷锋生前连长虞仁昌。  相似文献   
39.
刘杰 《人民公安》2007,(1):50-53
牵手丑妻21载的丁叔,让我们从内心深处感动,并让我们相信爱的力量。故事大王老丁,按照街坊辈论,我得管他叫丁叔。丁叔个头矮矮的,仅有1.50米左右。今年52岁,大名叫丁月富,是吉林省长白县新房子镇佳在水村地地道道以种田为生的农民。老丁年轻的时候曾在村里当过八年的民兵连长兼  相似文献   
40.
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志愿军的英雄模范人物灿若星河。他们用自己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珍贵的鲜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撼人心魄的乐章。1951年秋天,有一首叫《智勇双全的黄连长》的歌在朝鲜战场上广泛传唱。歌中唱道:抗美援朝英雄多,听我来唱个英雄歌,智勇双全的指挥员,他的名字叫黄丑和,黄连长,黄连长,指挥员的好榜样,毛泽东的好战士,我们大家来歌唱,来歌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