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62篇
中国政治   77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刘诚龙 《党课》2011,(6):73-73
狄仁杰是唐朝名相,他心胸阔达,方正廉明,被武则天看中,提拔为宰相。他初任这一职务,也碰到过有人向他告密的事,告密者不是别人,而是武则天。  相似文献   
102.
案发前,时任河南省平顶山市社保局局长的蒋俊川集专权、迷信、嗜赌、好色、贪污受贿于一身。一位女法官,不但甘愿做他的情妇、为他生下一个儿子,还与其联手受贿。  相似文献   
103.
封建迷信,分别是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两个概念的省略。毛泽东曾经提出反封建反迷信的概念,是指提倡民主,反对封建;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著作中,在有关宗教工作的文件中,从未使用封建迷信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礼会建设方面,明确提出“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地震灾害与气象、地质、旱涝等灾害一样,同属自然灾害,其灾害的发生、发展和防御等知识,需要大众了解和掌握。否则会导致社会综合防御能力的下降,甚至会产生带着迷信色彩的地震谣传,造成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5.
现代迷信在大学校园悄然兴起,与传统的迷信相比,呈现出几大新的变化,伪科学性、消遣娱乐性、非本土化性、准合法性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结合专业学习和加强科普教育的需要,对青年不良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开展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大对传媒的监控和宣传力度,这些措施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6.
为纪念改革开放及解放思想大讨论三十周年,同时为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立足新的起点,继续推进思想解放"的精神,我们组织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部分专家学者结合湖南实际,就如何继续解放思想,推进富民强省进行研讨。现将研讨观点发表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7.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传统文化的承继者和未来新文化的创造者。大学生群体对迷信的看法和态度,不仅可以反映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否,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昭示我们民族的未来。为此,我们针对大学生群体对迷信现象的态度在河南省驻马店、南阳等地高校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08.
在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变迁中,迷信问题日益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中国共产党对封建迷信做出了坚决而有力的批判,其彻底性是当时任何政党或政府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09.
1978年以来 ,是中国大地上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不寻常年代。在社会变迁的特定环境下 ,以伪气功为代表的一股伪科学逆流 ,曾趁势作过一番番表演。科学的蒙羞使代表着科学事业的进步力量奋起抗争。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成为20年中又一值得关注的线索。总结这一段时间里反对伪科学斗争的经验教训 ,对于从源头上识别和阻断伪科学的滋生 ,对于增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意识、树立全民族的科学精神 ,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一科学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大字眼。在马克思看来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10.
郑国 《理论学刊》2007,7(9):106-110
在辛亥革命前夕的社会启蒙中,对迷信的批判达到了一定的力度和深度。从剥离神权外衣、破除专制、救亡图存的角度出发,时人对天、鬼神、风水等迷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批判,体现了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齐头并进的态势。这些批判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一环,在开启民智、解放思想、传播科学等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为推翻清王朝、创立民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