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7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取保候审制度是关系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一项重要的强制措施,若能准确有效地适用,必能在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保障被追诉者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现行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司法实践中操作混乱,导致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现状入手,主要提出了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几点建议,指出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出路是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从现行取保候审制度着手展开。  相似文献   
32.
依法开展追诉工作,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监督职能,近几年来,检察机关的追诉工作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也看见了许多问题,比如追诉到案率低、承办人员发现漏罪、漏犯能力不强等等。这些司法实践中的问题进一步反映出目前追诉工作体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本文结合司法实践,对追诉工作在操作层面上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33.
现代刑事诉讼结构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自由主义。西方自由主义决定了现代刑事诉讼结构中逐步实现了追诉权与裁判权的严格分离,被追诉者的基本权利得到立法确认并最终由中立的裁判者予以落实。在现代刑事程序中,被追诉者成为诉讼主体,他的诉讼利益获得承认,以往的国家利益出现分化,构成了以被追诉者诉讼利益为核心的分层结构。被追诉者的诉讼利益始终要高于追诉方代表的国家或社会利益、裁判方代表的公正利益,形成了现代刑事诉讼的利益结构。不同的诉讼利益由不同的主体来维护,各方主体以权利制约权力、权力约束权力的方式参与到刑事诉讼的主要过程和关键环节中来,利益结构决定了主体上的"三方结构"和主体间的行为结构。  相似文献   
34.
作为现代刑事诉讼理念的要求,在诉讼构造的设计方面,追求由控辩审三方组成的三角结构。在这一结构中,努力追求程式上的平等对抗,结合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就需要强化刑事被追诉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防御权体系,以追求攻防的相对均衡,而知情权则是这一防御权体系的前提和基础。由此便构建起防御权体系的三角结构,即:以知情权为基础,由知情权、辩护权和沉默权三项基本权利构建起这一结构,再辅之以其他相关联的权利,以达成防御权体系的相对稳固。同时,这一体系也离不开其他相关规则和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35.
出现"重复追诉"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我国没有确定"一事不再理"或是"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国家的刑事追诉权有待在法律上加以进一步限制,刑事诉讼法在人权保护的方面有待完善.但是,当前中国社会秩序的完善程度和国民素质还没有达到足以真正实施"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程度.  相似文献   
36.
今年5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以下简称《标准二》)。《标准二》规定了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86种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为切实做好经济犯罪审判工作,及时、准确打击经济犯罪.有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现就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参照适用《标准二》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7.
针对检察机关的补充移送起诉通知书使用中存在适用对象不全面或超范围追诉,在执行中存在刚性不足,落实不到位,在程序上也缺乏明晰统一的规定,对侦查机关的异议没有设定救济程序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解决方法一要准确理解法律原意,明确补充移送起诉通知书的适用对象和范围,二要完善后续保障措施,确保追诉效果。  相似文献   
38.
在刑事诉讼中,律师辩护权是被追诉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被追诉人失去律师辩护有三种方式:一是明示弃权,即被追诉人明知且自愿放弃;二是默示弃权,即被追诉人因多次不当行为而默示地放弃;三是失权,即被追诉人因实施了特别严重的不当行为而被剥夺这项权利。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关于律师辩护权弃权与失权的规定,但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某些情况下律师辩护权不得放弃,某些情况下会丧失律师辩护权。在美国,失权与弃权的区  相似文献   
39.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知识经济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凸现,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司法实践中日益呈现高发猖獗之势。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虽然对侵犯商业秘密罪作了明确规定,但无论在学界还是实务部门,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立法解读和司法适用均存在着诸多争  相似文献   
40.
《刑法修正案六》对原来的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修改并确立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这一新罪名之后,在追诉标准上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应当在考察我国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对追诉标准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