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3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151篇
世界政治   2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4880篇
中国共产党   1032篇
中国政治   1882篇
政治理论   395篇
综合类   175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759篇
  2012年   825篇
  2011年   844篇
  2010年   785篇
  2009年   844篇
  2008年   830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商业秘密与专利作为人类智力劳动成果,本身都是一种信息,在对这两种信息权利的保护方面,二者存在交叉的地方,具有互补性。本文对专利与商业秘密和专利权与商业秘密权进行了综合比较,指出权利人应根据二者的风险及收益和收益持续的时间来对这两种保护模式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92.
刘迎霜 《法学杂志》2008,29(2):146-148
由于公司债权人不享有股东对公司享有的表决权和广泛的信息获取权,公司债权人在公司重组格局中相对于股东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各国公司立法和法理中发展出了请求解散公司、请求返还违法分配所得、公司减资无效之诉或要求提供担保、请求调查公司事务、公司合并异议等公司债权人异议权和公司重组中的强制信息公开制度,我国在今后的立法中应借鉴这些制度。  相似文献   
993.
《民主与法制》2008,(23):57-57
据《广州日报》报道.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日前称,国家在明确最低退休年龄基础上研究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将建立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年龄密切挂钩计发办法.遏制不合理提前退休现象。财政部将理性安排财政支出.建立合理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994.
在市场经济时代,商号已经成为企业信誉度的载体,是产品质量的代名词,也是企业拥有的一笔的无形资产,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然而我国对于商号的保护尚存在法律漏洞。在当今社会,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对知名商号的侵权行为日益严重。社会关于要求用立法对商号进行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对商号的法律保护做详细论述,以期达到我国对于商号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95.
保证期间是保证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保证期间届满,即便主债务依然未清,保证人也不再负有保证责任。保证期间不属于诉讼时效期间,也不属于除斥期间、权利行使期间或提示期间,而应该是一种权利主体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导致权利消灭的失权期间。  相似文献   
996.
近代检察制度的产生,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特点有直接关系,并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检察制度。一是以控权为核心,通过对警察和法官的双重控制,建立了一种控权型的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997.
劳动部门已经认定她所受伤害为工伤,单位也应以“工伤”事由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她却与单位签订了一纸不该签订的协议,正是这纸协议剥夺了她的赔偿权。  相似文献   
998.
各国商标法律制度,有的采注册原则,有的来使用原则。各有利弊。我国商标法采用的是注册原则和先申请原则。为完善我国商标注册制度,建议:1.在强调注册原则的同时,应坚持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2.规定先用权;3.设立反淡化条款。以期建立起公正、公平的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999.
1000.
权力分立制衡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刑事司法权力运作的基础,对于受指控人的基本权利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就国际公约与欧、美先进国家的法治经验论,纠问式侦查构造已日渐式微,检察官无羁押权为各国立法之通例.如果检察官已经行使侦查、公诉职权,就不宜再在侦查程序中担当预审法官,也不应当享有羁押决定权.我国未来的刑事司法改革应当温和而渐进地进行,在保障受指控人的听审权与救济权利的前提下保留检察官羁押权,引入事后审查制由中立法院对羁押进行事后复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