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80篇
中国政治   132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1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徐晓日  张赟 《电子政务》2024,(3):93-104
在个人信息安全治理场域,政府面对的治理情境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表现为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成因复杂难判、影响预估不力等。引入适应性治理理论分析个人信息保护的政府治理路径,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互动相生:针对制度供给不足,政府开展的行政监管同立法过程交替互动,推动制度更新;针对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的成因复杂问题,政府部门同信息产业链条各环节的从业企业主动互动,借用其技术资源调整监管方案,实现能力适配;针对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的影响预估不力问题,政府部门积极与民众沟通,增进政民双方互信,助力责任重构。个人信息保护全过程适应性治理将有力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的常态化和长效化,促进个人信息安全治理综合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2.
苏联模式的特征及其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从本质上讲就是弱化乃至改变苏联模式,因此,后者的时空适应性和多层次性特征直接影响了改革的起始、进程和效果.苏联模式的时空适应性决定了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或早或迟都要进行改革,但改革时间有前后差别.苏联模式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改革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越往深层次发展,改革的难度会越大,甚至改革有夭折的可能.因此,苏联模式的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评价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63.
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适应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非营利组织问责是指对非营利组织及其组织成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面临重重困境:我国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界定的模糊;法律法规不健全及缺乏相关配套措施;问责的推行缺乏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自我治理能力不强.要使非营利组织问责得以推行,一方面,需要有效地界定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加强自我治理,以促进自我问责;另一方面,需要一个较健全的外部环境,即把以法问责和以德问责结合起来的良好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4.
赵征 《今日浙江》2007,(4):52-53
征服法兰西 今年1月10日深夜1时,法国巴黎郊区寒凝大地,冷砭肌骨,连路灯的白光也像寒霜似的.一个小巧玲珑的女子带着两个女孩急匆匆朝圆形的马戏棚走去.她们就是前来参加第15届法国玛希国际马戏节的杭州杂技团团长周信群和杂技演员沈颖吟、廉蕊.尽管时差带来的反应昏沉和慵倦还在全身弥漫,但是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她们还是坚持前来马戏棚作适应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5.
柯振发  廖玲华 《学理论》2010,(23):87-88
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焦点问题,目前关于就业适应性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下岗工人和农民工三个群体。因此,将学者有关这三大群体的就业适应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并作出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6.
邢涛 《求实》2008,(Z2)
1、组织与组织创新的概念 组织理论之父巴纳德在阐明组织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的定义.他说:"组织不是人的简单的集合体,而是相互协作的关系,是人相互作用的系统".他又说:"所谓组织,是有意识协调两个人或更多人的行为或各种力量的系统".巴纳德从行为学的角度,把组织看成是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与社会联系的系统有机的整体组织活动.  相似文献   
167.
在我国城乡之间每天流动着上亿农民工,随父母进城的未成年子女,成为城市的"流动花朵"。这几年党和国家大力解决三农问题,他们享受到了应有的义务教育权利,可是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让有些流动儿童极不适应,需要更多的人去呵护和关爱他们。  相似文献   
168.
区隔、冲突与融入——民工对都市生活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万青 《前沿》2009,(1):131-135
进城农民对都市生活的适应,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区隔——民工重建自己熟悉的生活社区;由于城市对民工的排斥,第二阶段的特点更多的是失范与冲突。而第三阶段,应该是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取消种种壁垒,使进城农民真正地融入城市,完成市民化。  相似文献   
169.
后勤文化建设的起点 从后勤实际出发,是后勤文化建设的出发点。社会环境的变迁,要求组织做出反应,包括通过文化整合与创新保持自己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力,这是组织的重要能力之  相似文献   
170.
陈群 《中国工运》2009,(1):39-41
市级工会组织无论是机构设置还是工作方式,与生俱来地带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特色。然而面对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模式愈来愈表现出了其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机构设置上维权的功能不强,在工作方式上工会体制内循环开放度不够。本文力图以“改革与开放”为主线,以新的思维塑造面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崭新的市级工会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