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46篇
中国共产党   222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89篇
综合类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91.
张志强 《实践》2011,(2):19-19
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选任提名制度,创新选人用人方式,逐步完善了“三推法、三优法、公选法和全程监督法”等干部选任管理新模式,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2.
杨军  王旭东 《求索》2013,(4):68-71
通过深入挖掘现有材料对辽代南京留守予以全面考证,确认有25人曾任职留守,7人没有担任过南京留守。出身家族、仕宦资历、军功、战时需对南京留守选任都有影响,但最终还是取决于契丹皇帝是否赏识。南京留守的转迁则有调任其他官职、受到处罚和自然死亡几种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辽南京留守选任与转迁具有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593.
陈博文 《法制与社会》2011,(10):90-92,94
公益信托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不特定的受益人的权益,而因公共利益易受侵害且难以保护的属性,设计信托监察人制度就成了保全信托收益权的不二选择。因此信托监察人制度是大陆法系信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信托法》虽然借鉴了这一制度,但规定的相当原则。对监察人的准入资格、法律地位、权利义务、选任、辞任、解任都没有具体规定。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为公益信托监察人这一制度的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94.
张龙飞 《实践》2014,(10):9-9
<正>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组工干部应把学习贯彻这一条例视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干部选拔任用新导向。一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把好信义正气关。突出"信念坚定"这  相似文献   
595.
2003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并逐步完善了人民监督员制度,从试行到全面推行,中国出现了若干种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模式,但是考察人民监督员的来源、合法性、人员组成等方面,这项制度依然存在“自己监督自己”的困境。除了尽快立法外,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制度还要考虑“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59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两年内实现人民陪审员数量翻番的“倍增计划”目标要求,山西省怀仁县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按照该院2014年度工作计划安排,通过拓宽选任渠道,严格选任条件,规范选任程序三项举措,积极开展人民陪审员“倍增”工作。  相似文献   
597.
张举 《共产党人》2013,(15):18-19
长期以来,在干部选任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提名难、公开难、识别难、择优难"的"四难"问题。为破解这一问题,从2012年4月份起,中卫市全面贯彻了干部工作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按照"事业选人、人岗相适、扩大民主、好中选优"的原则,探索建立了"244"(两公开、四提名、四差额)方式选任领导干部机制,较好地实现了组织选任、工作需要和个人意愿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98.
马力 《共产党人》2008,(16):23-23
选人用人公信度,既是党员干部群众对于部选任工作结果的认可度,又是对于部选任工作过程的认可度,是衡量干部选任工作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关键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真正把党员干部群众的“四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99.
《先锋队》2012,(25):44-45
我们夏县把干部下乡住村工作与选拔、锻炼、使用干部结合起来,通过实行在下乡住村一线选任干部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一、打破常规,树立导向,为下乡住村工作选拔干部转型跨越关键在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关键也在干部。尤其是对夏县这个省级贫困县来讲,干部的思想、能力、素质、作风,直接关系到全县农村农民的富裕。如何选对人、用好人?如何紧贴夏县实际,促进干部下乡住村见实效?我们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抓住全省深入推进干部下乡住村、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的机遇,积极探索选人用人新机制,把后备干部选任与下乡住村工作相结合,使住村帮扶工作成为识别干部、锻炼干部、选任干部  相似文献   
600.
谈谈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杰 《理论探讨》2004,(4):110-111
选拔任用干部必须扩大民主,通过直接选举、公开竞聘、规范考察的方式,面向社会和内部选拔党政各级各类优秀人才,逐步实现选拔任用干部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