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08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89篇
各国政治   349篇
工人农民   214篇
世界政治   89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4篇
法律   4838篇
中国共产党   8063篇
中国政治   10925篇
政治理论   4798篇
综合类   6575篇
  2024年   371篇
  2023年   1590篇
  2022年   1607篇
  2021年   1871篇
  2020年   2339篇
  2019年   995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752篇
  2016年   1043篇
  2015年   1957篇
  2014年   4018篇
  2013年   2103篇
  2012年   2463篇
  2011年   2324篇
  2010年   1904篇
  2009年   1677篇
  2008年   1835篇
  2007年   1464篇
  2006年   1460篇
  2005年   1040篇
  2004年   1009篇
  2003年   957篇
  2002年   913篇
  2001年   641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41.
《求实》2015,(12)
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出现了领域分化开始逆转的迹象。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打破了地域界限,却又在工业社会的行进中进入了领域分化的进程,形成了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三个基础性的领域。我们既已拥有的社会治理就是建立在领域分化的前提下的,关于社会治理的一切安排和社会治理的一切活动,都是依据领域分化的现实做出的。全球化、后工业化则呈现出领域融合的趋势,这就要求社会治理变革必须根据这一新的趋势去开展行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场席卷全球的改革运动之所以没有使社会治理的状况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反而把人类社会引入了风险社会,这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根据领域整合的新趋势去进行改革。我们现在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认识社会发展中的这一领域融合趋势,并据此去构想社会治理变革的自觉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842.
《行政论坛》2018,(4):92-99
既有理论研究显示:为了有效应对邻避冲突并走出邻避困境,协商治理已成为必然趋向。从杭州九峰案例来看,前期缺乏协商治理导致邻避冲突发生,而后期通过有效协商治理的展开,最终实现了项目原址重建。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浴火重生"表明:有效的风险沟通、合理的利益补偿与成功的协作治理是实现邻避项目协商治理的基本要素,这无疑为地方政府走出邻避冲突治理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43.
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内涵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论坛》2017,(3):124-128
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是"生态"问题,只有厘清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内涵,才能采取正确的实践行动。中国在经济发展、工业化过程中,生态压力呈现,像雾霾、水质恶化之类的生态问题不断。"生态现代化"理论源于西方,中国人选择了一条继承西方优秀思想又不同于西方的生态道路,我们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它是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之路。依生态逻辑,中国生态治理从新法律法规方面迈向绿色发展,从多元主体共治上着力绿色发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44.
刘泰洪 《探索》2012,(2):145-15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劳资矛盾日趋激化。集体谈判是西方劳资冲突化解的基本形式,但由于国情的差异,集体谈判对我国劳资冲突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转型期我国的劳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缺位的"零干预"和错位的"负干预"所致。为此,中国劳资冲突的化解也需要从地方政府治理的视角来寻求问题的答案,需要构建一种劳资冲突化解的地方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845.
李全庆 《求实》2012,(2):44-47
土地征收是目前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土地征收权腐败是指土地征收权主体滥用土地征收权谋取私利的行为。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土地征收权腐败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结果,分别表现为土地征收权性质上的"公共性"与"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土地征收权运作上的"公众委托"与"私人使用"之间的矛盾、土地征收权"形式公有"与"内容私有"之间的矛盾。通过权力、权利与道德对土地征收权的制约是治理土地征收权腐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46.
当前,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开展,许多地方的检察机关都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过去的重“打”轻“防”变为“打”“防”并举.充分发挥“打与防”的综合效能.从末端惩治和源头治理两方面人手.双管齐下、标本兼治,以期更有效地减少和根除腐败现象。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47.
《共产党人》2013,(8):62-63
历尽艰辛呈大爱——高继堂高继堂,男,汉族,1938年生,金能煤业分公司退休员工。上世纪80年代初,高继堂受组织委托照顾因伤瘫痪的工友王怀亮及其4个年幼失母的孩子。由此,他把常年有病的父亲和自己4个幼小的孩子交给妻子,白天为王家挑水做饭、操持家务、送孩子们上学、陪老王上医院看病,晚上搂着小的、抚着大的入睡,给孩子喂食奶粉,换尿布,给老王翻身揉背  相似文献   
848.
倪方六 《政府法制》2013,(17):13-13
近来刮起的反腐风暴。使不少贪官因贪腐被查处。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落马的贪官中,大多存在生活作风腐败问题。在中国古代,“性贿赂”几成官场一景,甚至不少清廉官员因此名声扫地。那么,出现行为不检点又会有什么后果?  相似文献   
849.
中国当下的道德自由境况包括三个层次:道德自由的最基本状态——以"无害"为原则的市场经济伦理;高于经济伦理的道德自由——以"有益"为原则的社会伦理;道德自由的"至善"境界——个人加入人类的"永恒存在"原则。这符合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正常道德要求,因此不存在所谓"道德退化"。问题是:人们没有厘清由计划经济的他律性道德转型为市场经济的自律性道德的必然性,因而往往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抽象道德词语,来对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合理"现实,从而得出了今不如昔的道德感叹。中国当下道德较之计划经济时代之道德具有进步性。现今中国人对待道德自由的态度应该是:在守住市场经济伦理的道德底线的同时,努力达到普遍认同的社会伦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倡全社会向高尚的"至善"道德趋近。  相似文献   
850.
王蔚莲 《党政论坛》2012,(21):52-54
所谓“精神懈怠”,简而言之,就是由于理想信念动摇引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由此而产生信仰缺失、理想淡化、道德滑坡和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求上进、无所作为的一种思想态度和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