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76篇 |
免费 | 97篇 |
国内免费 | 105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05篇 |
工人农民 | 131篇 |
世界政治 | 447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28篇 |
法律 | 2578篇 |
中国共产党 | 4228篇 |
中国政治 | 5549篇 |
政治理论 | 2039篇 |
综合类 | 31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135篇 |
2021年 | 198篇 |
2020年 | 180篇 |
2019年 | 170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138篇 |
2016年 | 266篇 |
2015年 | 526篇 |
2014年 | 1450篇 |
2013年 | 1253篇 |
2012年 | 1631篇 |
2011年 | 1553篇 |
2010年 | 1344篇 |
2009年 | 1261篇 |
2008年 | 1410篇 |
2007年 | 1174篇 |
2006年 | 1185篇 |
2005年 | 848篇 |
2004年 | 828篇 |
2003年 | 818篇 |
2002年 | 808篇 |
2001年 | 607篇 |
2000年 | 314篇 |
1999年 | 82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管理好人格 实现向道德生产力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决不是游离在生产力之外的 ,它是社会生产力的结构要素。经典的传统理论却疏远了道德与生产力的关系。从静态中看 ,似乎道德与生产力是分属于不同领域的。但是在动态中与此是不同的 ,道德内容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德性的人格就是高效率的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下的世界文化博弈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面对我国文化建设的严峻形势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应对文化博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明亮 《今日中国(中文版)》2003,52(7):36-37
台湾青年学生越来越看好祖国大陆的发展前景,看好祖国大陆的高等教育水平,选择到祖国大陆高校求学深造。 每到高考时节,大陆的高中毕业生为决定报考哪所大学,学习哪个专业,每天抱着一大本一大本的资料苦读,或 相似文献
15.
“诚信道德的失落”是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能否贯彻江泽民“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能否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能否实现我国的长治久安。文章列举了诚信道德失落的具体表现,分析了诚信道德失落的诸多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和制度建设,把组织诚信作为诚信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平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3,(3):98-101
在政治文化这一政治学概念框架下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分析、研究 ,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价值的视角 ,发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权威主义和等级制 ,道德和人格主义 ,均平、中庸观念和明哲保身意识的特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为一个与地域型、依附型、封闭型和目的型政治文化相对应的政治传承系统 ,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社会和政治运行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当前,婚姻、家庭、奸情矛盾引发暴力犯罪的现象在部分地区表现得较为突出,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造成了严重损害,已成为治安难点。此类犯罪的现象、咸因、预防对策是多方面的,预防、减少婚姻、家庭暴力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9.
当代人际交往困惑的道德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困惑: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解决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予盾。道德价值表现为利他性和利己性两个方面。既具有调整群己关系的作用,又能调整个人自身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系。道德在引导人们走出交往困惑上,有其现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曹黔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43-44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含着教师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执着的追求,包含着教师对学生无私而博大的关爱。这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是一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当前,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准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