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圆自己的安居梦.外孙与外婆约定:外婆将自己的田地、房产等赠与外孙.而外孙的代价是赡养外婆至“百年”。为此,双方还签订了遗赠赡养协议。楼房建好了,赡养外婆的协议也已经如约履行了4年.可就在这时.外孙的父母也因为年老体迈.进入了被赡养人的行列。在不堪重负之下,外孙以自己承担了“双重”赡养义务为由而拒绝再继续赡养外婆。日前,发生湖南省益阳市的这起特殊的赡养案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由于目前各国对于法定继承的立法规定各不相同,在涉外法定继承的准据法适用中存在发生法律冲突的可能,这就为公证员准确办理涉外法定继承公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作者从对一例涉外法定继承公证个案的分析出发,简要阐述了公证人在办理涉外法定继承公证时确定法律适用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河北省某县小镇上的周老太今年已经65岁了。她早年丧夫后,独自一人抚养独生子于达,并供他上了大学。儿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城里工作。周老太长年在家务农,多年的劳碌奔波使她积劳成疾,渐渐地失去了劳动能力,一个人生活变得十分困难,不得已只好进城投靠已成家的儿子于达。  相似文献   
14.
青木 《四川审判》2002,(2):46-47,58
我们认为,本案中的遗嘱,虽然完全符合遗嘱的形式要件,但是,遗嘱的内容存在如下的瑕疵: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继承而发生的物权变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遗产由被继承人移转至共同继承人共有的第一阶段,遗产由共同继承人共有至各共同继承人单独所有的第二阶段。前者与各国所采取的继承样态有关,而后者则与遗产分割的效力模式息息相关。遗赠能否与继承同样看待从而使遗赠之标的物于遗赠开始时即当然移转于受遗赠人,与各国所采取的遗赠制度之立法模式及物权变动模式息息相关。在我国现行立法采"区分遗嘱继承与遗赠"及"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之框架下,遗赠仅具有债权效力而不具有直接导致物权变动之物权效力。  相似文献   
16.
民法基本原则是具体法律规范的指导,具有补充具体规范不足的作用。但在具体案件中,只有在没有具体规范或适用具体规范有冲突时才直接适用基本原则处理案件。四川省泸州市两级法院在对著名的"遗赠纠纷案"的判决中都以"违反基本原则"为根据认定遗嘱无效。该判决适用法律不当。为维护法律秩序,我们应当尊重当事人依法处分自己财产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关于遗嘱继承和遗嘱信托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本文通过比较附义务的遗嘱(遗赠)和遗嘱信托的关系、遗嘱信托和遗嘱执行人制度的关系,论证遗嘱信托制度独特的制度功能;通过探讨遗嘱信托的形式、成立要件和生效的时间、特留份制度对遗嘱信托的限制、遗嘱信托中受托人的确定、遗嘱代用生前信托之特点等核心问题,梳理完善了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关键点和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实践中,对于接受或放弃遗赠表示的相对方有不同的理解和适用。在分析现有法律规定之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理论,对接受或放弃遗赠中相对方的确定、意思表示的生效和形式要件等问题给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国平 《法治研究》2013,(11):94-101
我国《继承法》规定了遗赠扶养协议制度,但现行遗赠扶养协议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其养老功能的发挥。建议从立法上加以完善,包括建立继承合同制度,确认继承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扩大遗赠扶养协议的主体范围,增加遗赠扶养协议的权利义务内容,明确遗赠扶养协议的生效要件和效力,明确遗赠扶养协议的解除方式及法律后果,以使遗赠扶养协议成为老年人最喜爱的养老合同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印度、伊朗、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新加坡、墨西哥、新西兰、法国、联邦德国、荷兰、瑞典、瑞士、日本、美国等等,都对遗产、赠与等征税。虽然这些国家税种名称不同,课税对象有所差异,比如有的国家课征遗产税,有的国家课征继承税等。但是各国征收的遗产税和赠与税,大多具有下列四个特点:一是,根据有所得就要课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