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代贵州》2012,(30):56-57
本书对中国绿色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规划,以及绿色创新实践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与介绍。兼顾严谨的学术论证与通俗的文风表述,从国内与国际、中央与地方、企业与个人等多个维度对绿色发展这一抽象概念进行全面、生动地阐释。联合国环境署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10年以来先后提出了绿色经济和绿色增长的概念,作为替代传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话语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该书代表了中国社会科学界直接参与世界重大议题讨论的尝试,在认识和理解中国绿色发展模式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941年,为了加强军队和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和文化建设,新四军代军长陈毅请中共上海秘密组织宣传、动员一批资深的科技、文化界进步人士来江北抗日根据地考察。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十、政治家、新闻出版家邹韬奋先生,也是自愿到江北解放区考察的名人之一。  相似文献   
13.
邓涛 《党史文苑》2008,(4):25-27
本文主要阐述作为名记者、报刊活动和政论家与出版家的韬奋业绩述略,以及他对新闻伦理具创见的认识,"韬奋精神"之内涵,其新闻出版思想对当代传媒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邹韬奋(1895——1944),江西人,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被誉为“爱国志士、民主先锋”,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革命实践的民主主义者,最后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山东审判》2012,(3):31
张志让(1894—1978),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江苏省武进县人。早年留学美国和德国学习法律,回国后从事法学研究和文化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东吴大学和复旦大学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为营救爱国人士沈钧儒、邹韬奋等"七君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拥护中国共  相似文献   
16.
邹韬奋(1895—1944),出生于福建永安的一个官僚家庭。1917年进南洋公学上院(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因志趣不投于1919年以工科大学二年级生的资格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三年级,主修西洋文学。毕业后步入社会,一直从事新闻、出版事业,是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的一生是中国知识分子从民主主义者走向共产主义者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指出:“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17.
吕坪 《广东党史》2004,(6):29-35,28
“珍珠港事变”当时全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是意想不到的,包括美国总统罗斯福。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2月8日上午(夏威夷时间是12月7日)。日本飞机轰炸了香港九龙。12月25日,日军终于攻陷香港。党中央通知香港地下党。要他们尽量设法把滞留香港的知名人士早日撤离。首先把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4人营救出去,  相似文献   
18.
1942年12月30日早晨。当金色的阳光照在南通县四安镇北的广场上时,一位身穿新四军蓝色大衣、面目清瘦的中年人走上了讲台。虽然他身患重病又经过长途跋涉,可仍然神采奕奕地发表了演说。他说:“抗日战争已到了恭贺新禧的阶段。我目睹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使我看到新中国的光明已经在望了!”在那段极其艰苦的岁月里。这番话表达了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出版家。杰出的民主革命斗士、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邹韬奋。  相似文献   
19.
臧轶姝 《世纪桥》2010,(24):43-45
邹问轩,原名邹恩洵,曾用名邹恩沪、邹文宣,祖籍江西省余江县。1914年4月20日,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小官僚家庭,长兄是著名民主战士、"七君子"之一的邹韬奋(邹恩润)。  相似文献   
20.
祖远 《党史纵横》2011,(11):26-28
九一八事变使邹韬奋受到强烈的刺激,在共产党员胡愈之等人的帮助下,他很快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并靠近了我党。《生活》周刊从此办得有声有色,发行数量达十多万份。当时,邹韬奋的言论在青年中影响极大。1932年7月,他又创办了生活分店,出版大量进步的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书籍,成为国民党统治区内重要的进步文化阵地,许多共产党员为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