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孙振兵 《青年论坛》2006,(3):154-156
大凡对韬奋的报刊思想有所了解的人,都会鲜明地意识到韬奋先生的报刊思想中有一种强烈的民众意识。韬奋报刊思想的民众观是民众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民众观,是韬奋报刊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32.
邹韬奋作为我国现代史上杰出的编辑出版家,他的期刊编辑思想是我们新闻出版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论述邹韬奋期刊经营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可用于指导今天的期刊编辑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3.
小卫 《党史纵览》2008,(9):12-16
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邹韬奋在短暂的一生中,与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尊敬周恩来,依赖周恩来,在生命垂危之际仍呼唤着周恩来的名字,周恩来也了解邹韬奋,敬重邹韬奋,并给予邹韬奋高度的评价——“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34.
张洪军 《理论学刊》2007,3(6):97-100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以《生活》周刊为阵地,积极介绍和宣传马占山江桥抗战的业绩及意义,并募集大量捐款支援马占山抗日壮举。援马募捐活动的成功,使邹韬奋深受感动和教育,逐渐认清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看到了人民大众的伟大力量及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思想觉悟迅速提高。九一八国难把他和马占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尽管时间短暂,但是,可以说邹韬奋及《生活》周刊为东北早期大规模抗日斗争的兴起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5.
钟芳 《先锋队》2015,(7):39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贴近生活,取材丰富,言简意赅,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在我国浩瀚的楹联中,反腐倡廉的佳联不胜枚举。这些佳联妙对,有的冷峻严肃,让人警觉沉思;有的幽默诙谐,激浊扬清;有的简明隽永,让人回味不已。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对不遵守时间的人深恶痛绝。一次国民政府开会,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又像往常一样迟到,冯玉祥一怒之下,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他:"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两点钟开会,  相似文献   
36.
大众观是邹韬奋新闻出版思想的核心。本文以邹韬奋从"社会改进"到"抗日救国"的办刊方向、从"服务读者"到"引导大众"的受众理念、从"文人论政"到"人民喉舌"的思想探源三个层面,探讨其新闻大众观之演变。  相似文献   
37.
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黄克诚历尽艰辛却百折不挠,为中国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立下不朽的功勋。其中,在苏北盐阜区的那段烽火岁月,他尊重人才、爱护干部、心系民生,将自己一片深情倾洒在这片红色的土地。1902年10月,黄克诚出生在湖南省永兴县偏僻山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学校接触并学习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后,他很快成长起来,并于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参加北伐战争、湘南起义、中  相似文献   
38.
陆茂清 《各界》2014,(1):1-1
1931年6月中旬,大上海曝出一桩官场丑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兼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年已46岁,娶有一妻二妾,却又利用权势软硬兼施,娶本校应届毕业女生保志宁为第三妾,除了付给其10万元嫁妆费外,还耗资50万元在愚园路造了一幢豪华婚房。  相似文献   
39.
《理论导报》2013,(5):I0003-I0003
潢溪镇地处鹰潭市余江县中部,是我国卓越的新闻记者、出版家邹韬奋的故里。全镇现有人口3.9万,辖区面积46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林场。景鹰高速、206国道、梁余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特色产业主要有废旧金属回收加工、毛发回收利用等。境内18.03公里的中潢圩堤是全省重点水利防  相似文献   
40.
1941年11月香港沦陷前夕,因主张抗日反蒋而被迫避居香港的邹韬奋,在中共南方工委所派的乔冠华的接应下,安全撤离香港辗转到达上海。邹韬奋希望去抗日民主根据地考察敌后抗日斗争情况,中共上海市委也觉得邹韬奋是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人之一,留在上海风险太大。便遵照邹韬奋的意愿,安排他就近去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同年11月底,邹韬奋抵达新四军第l师师部驻地东台县,受到第1师师长粟裕、政委刘炎的热情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