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279篇
中国共产党   474篇
中国政治   708篇
政治理论   140篇
综合类   1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老方 《创造》2007,(2):94-94
近来热衷上书,影响大的有三件.年前,北京昌平市民姜海程在火车上点了一份菜单上最便宜的天价白菜,感觉吃了亏,便上书铁道部部长,部长立即作了批示,列车车队队长及餐车长一干人等,不仅携带部长的批示信向姜海程道歉,还退还了多交的钱;1月6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郝劲松从山西太原发出一封呼吁铁道部春运期间停止票价上浮的致铁道部部长的特快专递,10日,铁道部铁路春运票价不上浮的消息便出来了;14日,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教授高家伟致信交通部长,要求公开养路费应征、实征及开支情况,这次上书虽尚无结果,但结果似乎可以乐观期待(<法制日报>1月15日).  相似文献   
992.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代表国务院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及调整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的议案》作的说明,并对议案进行了审议。会议同意国务院提出的议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议案审查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会议决定:批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批准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调整为53365.53亿元。  相似文献   
993.
政府的政策执行力,是指政府达成既定公共政策目标的能力与力度。政策执行力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政权的巩固以及统治的合法性。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执行力”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它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  相似文献   
994.
行政管制手段的使用必定要以损害公民自由迁徙权为代价,不但难以实现市场化调节情形下人口数量与结构更为合理的配置,而且会引发社会道德乃至政治上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5.
廉政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规定出台;建立行政问责制遏制领导干部统计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996.
2003年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了行政问责的践行,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实行行政问责制时间不长,理论研究欠缺,导致我国行政问责制仍存在行政异体问责制缺位。行政异体问责的缺位导致问责不公、问责不实、问责中出现真空等弊端,因此亟需建立行政异体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997.
被问责官员复出法律机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问责官员复出法律机制指的是在行政问责中承担责任的官员重新担任领导职务的相关制度组成的规范系统。目前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缺乏法律依据,而是以政策为导向,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律机制。本文指出健全被问责官员复出法律机制有助于行政问责制落到实处,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同时也反映了政治理念和制度的理性。基于此,要从被问责官员复出的条件、期限、程序、相关制度等方面构建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998.
与同体行政问责制相比,异体行政问责制是一种更有效、更符合民主政治要求的问责方式.目前我国异体行政问责制存在问责主体缺失、客体不清、信息缺失、法律法规缺失等问题.应通过构建异体行政问责体系,规范问责客体的范围,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等举措,确保异体行政问责制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99.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松军 《学习与实践》2007,(10):101-103
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行政问责制的制度建设和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问责对象的泛化、问责范围的偏颇、问责主体的单一,等等。加强行政问责制的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民主行政视野下的问责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主行政是完善问责制的重要向度,它有利于重构政府的责任链条,培养官员的责任意识,增强公民的监控能力。与传统官僚行政模式相比,民主行政理论更强调人民在国家公共行政事务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政府及其官员对人民的责任。政府责任范围应以公共利益为重,问责标准不应仅由上级政府或领导单方面决定,它的确立是一个公众讨论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细化到具体官员的过程。当前推行问责制应重点从公开政务信息、鼓励公民参与、向社会及基层下放权力、完善程序规定等方面努力,进一步促进行政的民主化,以行政民主化带动问责制的健全,实现民主行政与问责制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