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自1997年10月至1999年6月,我科用穿琥宁冻干剂治疗支气管炎32例,并设30例对照组进行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2例住院患者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属风热咳嗽或痰热咳嗽,符...  相似文献   
172.
目的 观察中药经皮给药治疗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择疼痛患者1 621例,其中闭合性胸肋部软组织损伤1 080例,腰背肌筋膜炎181例,肩关节周围炎360例,将每种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用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炎止痛中药的乙醇提取液喷洒患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分,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对于3种疾病,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炎止痛的中药经皮给药治疗疼痛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73.
174.
175.
目的 观察苦参、土槿皮、黄柏、百部、黄连、虎杖、黄芩、大黄、藿香、五倍子及其混合液体外抑制念珠菌的效果。方法 参照1997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M27-A方案中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同一种中药水煎剂及不同的单味中药水煎剂对不同的念珠菌标准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各不相同,中药混合液对5种标准菌株的MIC最低,均≤0.031 25 g/ml。结论 不同的中药对不同的念珠菌的抑制作用各不相同,复方对念珠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单味中药。  相似文献   
176.
[摘要]目的 建立天麻醒脑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天麻、远志、熟地黄、地龙、石菖蒲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天麻中天麻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天麻素在0.107~1.070 μg(r=0.999 2)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7.8%,RSD=2.8%(n=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为天麻醒脑胶囊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7.
[摘要]目的 观察醒脑静治疗急性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急性丘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者均按CT分为3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各型丘脑出血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意识障碍转清及体温恢复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Ⅰ型和Ⅱ型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Ⅰ型、Ⅱ型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Ⅰ型、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意识障碍患者神志转清时间明显缩短(P<0.05),发热患者平均体温升高幅度降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醒脑静对急性丘脑出血患者出现的意识障碍、发热及神经功能缺损等有明显治疗效果,能提高急性丘脑出血患者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