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629篇
中国共产党   625篇
中国政治   828篇
政治理论   264篇
综合类   46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高竹 《传承》2010,(30):64-65
1998年11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我国的村民自治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当前京郊农村自治实践中有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自治模式。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京郊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的自治成效、问题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2.
在《黄帝内经》中,“治未病”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未病先防”我们在本刊上一期已经述及.接下来我们要探讨“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173.
夏晴 《求索》2010,(5):210-212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帝王作用的凸显是一重要的文学现象,尤以梁、陈时代为甚,当政者们参与创作,以帝王之尊赋予了文学创作及其审美以相当的影响。直至隋,文帝不悦诗书,一定程度上压抑了文学,而后的隋炀帝偏爱南朝靡丽文风,重用虞世基、许善心等文人,文学又得以振兴。至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及历经陈隋、颇具文名的虞世南的选贤任能与文学才华相结合,促成了唐文学以新的发展。然而,唐太宗强调国家治理须靠吏能的"贞观重臣"现象又从另一方面消减了文学之于选贤的权重。于此,以"文儒"视角考察贞观重臣,我们认为,唐太宗治国选贤并非出于单纯的文学才能,他看重的更是吏能。文学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更多是一种君臣的唱和,而并非选能当然之条件。  相似文献   
174.
彝族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历史上不仅建立起了大小不一的民族政治体系,而且也采取了诸如鬼主统治、家支制度、等级结构等具有突出民族文化特征的体系形式,成为西南民族中特色甚为鲜明的一个民族.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从文化层面探讨彝族文化,而专门从政治学的视角来分析彝族政治体系究竟是如何维持自身运作的尚不深入,尤其是对于在国家制度与彝族文化交互作用下的彝族村落,其当前的权力格局状况又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是初步的.围绕这一问题,笔者对一个具有浓郁彝族文化的村落栖村[1]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深入调研,现依据调研结果,对彝族村社权力的结构、运行及影响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5.
习骅 《乡音》2016,(4):53
如果让史学家评选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家,雍正皇帝必定名列前茅。对于新君的治吏新政和一系列非常举措,朝中有些人很不适应,嘴上不敢说,内心有看法,觉得他"刻薄寡恩",严苛得不近人情、不留余地:贪则坐牢砍头,懒则撤职辞退;今晚偷偷搓麻弄点儿小钱,明早就会受到警告;歌颂皇上讨个好也被骂得狗血喷头,还得去刑场观摩贪官受死。弄得整天战战兢兢的,当官还有啥意思呀!  相似文献   
176.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各级领导干部的学历水准和知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面对由“人治”向“法治”的政治转型,面对日益明显的社会阶层、利益分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趋势,面对方兴未艾的公民参与,面对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还缺乏一些比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更为重要的东西,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公民意识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7.
唐朝统治者在吏治方面实施安人宁国的吏治方针,并承袭了法家以律治吏的思想,运用唐律作为整饬吏治的有力工具,通过强化对有职权者的法律监督,建立对官吏罪责追究的严密网络,并通过倡导吏治廉洁,严防司法腐败等方面来对官吏进行全面的管理。立法者根据宽猛相济、明主治吏不治民的立法思想,制定的一系列从严治吏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制度,对我国在职官管理和廉政建设方面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8.
潘在清 《新东方》2000,(3):50-52
依法治省,需要解决好的基本问题是:坚持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正确理解党的领导的含义和方式,树立正确的党的观念,处理好党与人民的关系,树立法律的树威,处理好党与法的关系。民主政治是实行法治的基础,各级干部必须增强公仆意识,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特别是基层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79.
自周初德治主义的萌芽至汉朝中国伦理传统“德治”模式的确立,其间历经管仲以法为主的德法结合论、孔子的以德治国论、荀子的礼法并重论等治国理论。然而,基于批判秦朝“法治”实践发展起来的汉朝治国模式,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下走向了纯伦理化的“德治”。与之相应,其培养“德治”主体道德素质的“治德”范式呈现为片面的伦理型特征。自汉至清历朝历代由盛而衰的“德治”循环实践证明:伦理型“治德”前提下的“德治”陷入了“德治”悖论。化解“德治”悖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选择是全面认识、借鉴吸收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治国理论及其“治德”范式,促进“治德”的伦理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0.
为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法治安庆”建设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安徽省安庆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结合安庆实际情况,推出了普法依法治理十项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