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72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215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1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轻伤害案件,是指物理学、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于轻微伤的损害案件。该类案件虽然小,但是数量多,涉及范围大,人际关系复杂,处理不好会造成矛盾激化,  相似文献   
112.
古代论隐私     
《韩诗外传》第九卷第十七章,有这样一段故事: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礼。”  相似文献   
11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重要目标,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质特征的一个重要概括。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培养能超越、改造现实社会的人。"全面发展"一直写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风暴中,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我们国家社会各方面都作出努力,大学教育如何更好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使他们不再是专业方面的强者,非专业方面的弱者,克服专业分工带来的大学教育的片面性仍然是一个艰巨而长远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4.
谢俊 《学习与实践》2009,(8):141-14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发展中关注民生、启发民智与清新社风方面所提出的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个为引导国人深入实践与发展社会主义理论所提出的理论指南和战略目标。先秦时期的“和文化”与“礼意识”是当代国人进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文化资源,也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借鉴;和谐社会无论怎么建设,归根结底都要体现文明、富裕、祥和的特征,去粗取精和古为中用是必不可缺少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5.
季伟 《友声》2009,(Z1):36-36
<正>9月9日至11日,"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第62届年会"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对外友协派代表团与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为了和平与发展,现在就裁军",来自70多个国家的1400多名非政府组织代表出席大会。联合国秘书长  相似文献   
116.
我国古代法律以"诸法合体,以刑为主"为体系构架,重刑主义是贯穿我国刑法史的显著的法律特征,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重农抑商的经济传统使得这一特征有着深厚的基础。重刑主义的推行虽然有利于维护当时的统治秩序,但并不符合法律的本质,违背了刑法的目的,应克服重刑主义对我国刑法的不良影响,在严而不厉的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倡导法律健全发展及轻刑化。  相似文献   
117.
关于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表述是"排除合理怀疑",大陆法系则采取"内心确信"说,我国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驮尸案"是关于刑事案件证明标准的一个著名案例,很多学者对此案发表了看法。本文在分析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该案的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18.
郑贺秀 《法制博览》2011,(6):F0002-F0002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书上都这么说,老师也都这么教。 《礼记》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是说人要以谦恭和敬畏的态度;去为人处世,与人打交道。若这样理解,“礼”,就是个好东西了。于国于民,于人于已,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9.
目前对《论语》的各种注释版本中,对"绘事后素"的注解有两种大的分歧,一则为"后于素",一则为"达于素"。笔者支持"达于素"的观点,引申出"止于素"的内涵。儒家由"情本体"到"礼治观",呈现鲜明的观念序列:性。由对个人的道德规范到对社会的组织规则,是先秦制度文明的体现,表现为"礼义"仁。由对个人的道德规范到对社会的组织规则,是先秦制度文明的体现,表现为"礼义""礼制""礼制""礼治",于今天的制度文明建设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0.
《论语·学而》中有子对"礼"与"和"关系的论述,微言大义。采用不同于学界通说的断句方式后我们发现,有子的论述是对西方法学界探讨近两千年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冲突的儒学表述。有子的表述揭示了"礼"与"和"之间的紧张关系:若重视"礼",忽视"和",则法律会走向僵化和形式主义;若重视"和",而忽视"礼‘,法律虚无主义会使得司法成本升高。后世儒家学者为了解决此矛盾,实现"礼"与"和"在实践中的结合,提出了贤人政治的设想。目前而言,有子的论述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司法实践中,我们既应该避免法律虚无主义,也应该避免法律万能主义,实现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实质主义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